??平榻B: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是教育部重點學科(2007年)、國家臨床重點??疲?011年)、廣東省糖尿病防治重點實驗室(2012年)、糖尿病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新藥臨床試驗研究中心、廣州市肥胖癥分子機理與轉化研究重點實驗室(2021年)、中山大學內分泌與代謝病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學科設有內分泌科門診、病區五個(天河一區、天河二區、嶺南病區、粵東病區、肇慶病區),設置亞??扑膫€(糖尿病亞???;甲狀腺疾病亞???;肥胖與代謝病亞專科;垂體腎上腺性腺亞??疲?,開放床位148張,現有醫教研系列人員近4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18人。
近5年來科室門診量提升2.5倍、住院出院人數增加1.6倍、平均住院日明顯降低、輻射能力增強。連續三屆(2017、2019、2021年)被評為 “廣東醫院最強科室· 內分泌??瓢袷住?,深受廣大醫療同行及患者的信任與美譽。
學科注重青年人才培養,人才梯度結構合理,其中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兼中組部青年千人1名,廣東省特支計劃青年創新拔尖人才兼珠江科技新星1人,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2名;3人分別在廣東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廣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以及廣東省醫師協會內分泌科醫師分會擔任副主任委員,5 人在全國學會、省級學會兼任青年副主委或主任委員,3人在中華系列核心期刊兼職編委或通訊編委;近五年通過每年舉辦羊城糖尿病與肥胖國際論壇、國家級繼續教育3C技術培訓班、省級護理培訓班等,已對來自全國近700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高水平的臨床診治培訓,每年接收國內外近百人次的短期或長期進修學習,提高華南地區乃至全國內分泌科醫護人員的臨床診療和科研水平。
臨床特色:
專科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強化治療、1型糖尿病綜合管理、糖尿病分子分型診斷、肥胖癥綜合管理、介入技術在內分泌疾病的診療應用等方面形成明顯的臨床特色。創新性開展“3+N”模式綜合管理肥胖癥患者:營養+運動+心理干預的前提下,采用藥物、微創代謝手術、中西醫結合及針灸等治療手段;有效率達80%以上,深受患者歡迎。以本科室為主導聯合介入科開展腎上腺靜脈采血技術、巖下竇取血技術、動脈鈣刺激靜脈采血技術、甲狀腺靜脈取血技術等。聯合耳鼻喉科、眼科、超聲科等開展甲狀腺相關眼病綜合治療,開展甲狀腺結節、甲狀旁腺疾病和腎上腺疾病的微創射頻消融治療等新技術,提高多學科綜合診治水平,為患者提供精準診療服務。
轉化研究:
專科形成了1型糖尿病轉化、2型糖尿規范化管理、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早期篩查及診療平臺、糖尿病遺傳學等特色研究方向:引領并建立了以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為核心的“胰島β細胞休整”治療新方案,特別是胰島素早期強化治療方案被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采納,并針對新方案治療的適應癥及使用時間等發布了中國以及國際專家共識,將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推向國際;明確了指南推薦的不同治療方案對中國人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指南推廣及更新提供中國的循證醫學證據;明確我省乃至我國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的原因;明確了我國全年齡段1型糖尿病發病特點和規律,首次繪就了中國全人群1型糖尿病發病圖譜,填補了國際空白;首次獲得了我國1型糖尿病全人群發病率明確數據,為更合理利用衛生資源以及醫保政策等衛生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在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近年在國家科技部重大項目的支持下,學科開展干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臨床轉化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目前學科承擔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形成關鍵技術/新方案1項、行業標準1項、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和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各1項,廣東省醫學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近5年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發表原創性研究成果論文140余篇,其中SCI論文70余篇。
秉承“博積精勤 醫德至上”的院訓,我們努力建設專科特色明顯,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內分泌與代謝病診治中心,為健康中國戰略,提供中國建設方案,為人類提供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