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老師】他教會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記我的老師易述紅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20-12-18



在廣州寧靜的夏夜里,我倚靠窗臺,驀然回首,三年的研究生生涯的宛如昨日。君不見三院的門前車水馬龍,中大的小徑寧靜悠長,承載了我太多的回憶,如今時過境遷,我早已不是當初剛入學的青蔥少年,臉上多了少許歲月的痕跡,仿佛是在無聲地訴說往日的點滴。在這離別的季節,如果說有個地方記錄著我的成長足跡,三院算是;如果說有個人在我生命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易述紅老師算是。我的研究生導師易述紅,是我心中的好老師,可是,我對他的感恩與敬仰之情,又怎是一個“好老師”可以表達的呢?

第一次了解到易老師是在中山三院的官網上,那時候,只覺得這是一位妙手仁心、學術精湛的醫生和老師,擔任著肝移植病區的主任,參與多項國家級的課題研究,學術著作在很多核心期刊上都有發表。當時覺得能拜在易老師門下攻讀研究生一定是幸事,便毫不猶豫報考了中山三院的肝移植科。

而后,初次見到易老師是在研究生復試的面試當中,對中山三院的敬仰之情使我略顯緊張,可是易老師和藹的笑容讓我頓時靜下心來,順利通過了面試,而易老師也選擇了我,開始了這段為期三年但又勝過三年的師生之情。

研究生生涯伊始,由于我們學術型研究生都需要在中大北校區上一個學期的理論課程,因此直接參與臨床或科研的時間較少,這讓我難過不已。但易老師是一位負責任的好導師,他經常讓我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增強專業知識,并且對我在學術方面的各種細節問題都給予耐心細致的糾正與指導,讓我感動不已。也是從那時起,易老師在我心中的形象逐漸豐滿起來。

易老師是個熱愛肝移植事業并不斷學習進取的人,他諳熟于專業知識,醫術精湛,雖然工作十分繁忙,還是會經常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學習新的肝移植治療理念與前沿動態,與同行交流種種經驗與困惑。與會期間,老師經常在會上進行學術匯報講座,參與大會發言,講述自己的工作收獲與心得,也提出自己的遇到的各種難題與疑問,時刻更新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易老師的每一次講座與會上發言,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學生的我和易老師相比深感慚愧,那種學習的勁頭還遠遠不夠。

研一的理論課程剛一結束,易老師便要求我來到肝移植的一線臨床進行歷練,不管是病人的收治還是病歷的書寫,他都十分細心的教導我。在醫療工作方面,他對我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他常說病人的事無小事,每一位臨床醫師都應當做到如履薄冰、一絲不茍。感謝易老師的鞭駑策蹇,讓我在肝移植的臨床工作很快得心應手起來。除了平時的臨床工作,我也經常參與肝移植手術,易老師的手術技術可謂是妙手回春,手到病除,讓我無比崇拜。我曾請教過易老師如何提高外科手術水平,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一個好的外科醫生都有扎實的基本功,切開、縫合、止血、打結……每一項外科基本操作都要不停地練習,把地基打牢”。我深以為然,平時也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茶杯的把上總是被我打滿了一串又一串的外科結,常常不知不覺打完了一整盒線。我想,易老師打過的結遠遠不止千盒吧。如今回想起來,易老師正是在身體力行的教導我,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

時至今日,畢業在即,總覺得我與易老師接觸得太少,恨不得再多多想他請教臨床與學術問題。從老師身上有太多東西要學,太多的細節需要我慢慢體會,他的為人處世之道、學習方法、手術技巧……易老師就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路。不管我將來成就如何,我始終會想起老師的諄諄教誨,我一定會努力充實自己,不辜負老師的期望,不讓這份師生情誼褪色。

我的導師易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值得學生尊敬和學習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