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燈天使丨羅婷敏:急診科里的“慢天使”

發布人:黨委宣傳科 發布日期:2025-05-13

國際護士節

? ? ? ?他們,既是“提燈天使”,也是“白衣戰士”,似超人,亦平凡。“5·12”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為激發廣大護理工作者的職業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不畏艱險、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勇于獻身”的南丁格爾精神,醫院特開設“提燈天使”專欄,報道院內在改善患者就醫體驗、進一步提升護理服務行動工作中的部分杰出代表事跡,一起尋找那些義無反顧、矢志不渝的身影,聆聽“提燈天使”護佑人民健康的感人故事。

?

image-20250513151357-1

羅婷敏

?

? ? ? ?嶺南院區急診醫學科護士,2018年入職至今,專注于急危重癥護理與人文關懷實踐。2021年獲針刺傷防護比賽三等獎,2022年加入廣東省護理學會安寧療護專業委員會,參與人文關懷護理個案比賽并獲二等獎。2023年獲評醫院“優秀護士”,現為醫院人文關懷小組成員,并承擔實習帶教工作,目前已培養12名護理實習生。

?
? ? ? ?“滴——滴——滴——”心電監護儀的警報聲刺破人聲的喧囂,擔架床的滾輪急促碾過地面,搶救室的自動門不斷開合,上演著一場場與時間的賽跑。這里是急診科,醫囑與執行幾乎同步,護士的腳步永遠帶風。然而,在這片以“速度”為準則的戰場,羅婷敏卻以獨特的“慢”自成一道風景,成為這個快節奏科室里最溫暖的存在。
?
?

“慢”中的細致:用專業守護生命尊嚴

? ? ? ?深夜的急診室,一位肝惡性腫瘤伴腹水的患者因血管條件差,多次穿刺失敗。家屬焦躁催促:“到底行不行?不行就叫護長來!”面對質疑,羅婷敏并未急于進針,而是耐心地搓熱患者冰涼水腫的手背,細致評估血管走向。她輕聲向患者和家屬解釋:“循環改善后,血管會更充盈,穿刺的成功率更高,也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最終,一針見血。家屬的態度從質疑轉為感激:“你的技術真好。”

? ? ? ?在爭分奪秒的急診科,羅婷敏的“慢”并非效率低下,而是通過充分評估提升成功率,用精準換取效率。她的“慢”,是為了避免重復操作,為搶救贏得更多時間。這種專業而細致的態度,不僅贏得了患者的信任,也讓家屬感受到生命的尊嚴。

? ? ? ?23:30的急診觀察區,羅婷敏發現一位70歲的老奶奶獨自蜷縮在病床上。雖然患者多次聲稱“沒事”,但羅婷敏注意到患者緊皺的眉頭和不自覺按壓腹部的動作。她沒有放過這個細節,而是多問了一句:“您還有哪里不舒服?”經過耐心的詢問,最終發現患者癥狀加重卻不愿麻煩醫護。她立即聯系醫生處理,并協調用藥。由于她細致的觀察及處理,避免了患者病情的進一步惡化。

? ? ? ?羅婷敏的查房總是比別人多花一倍時間。她堅持捕捉患者的微表情、未言明的需求,甚至“患者皺眉”這樣的小細節也不放過。這種細致入微的觀察,讓她多次在早期發現患者病情變化,為搶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image-20250513151419-2

羅婷敏細致為患者抽血

?

“慢”中的嚴謹:用規范守護質量紅線

? ? ? ?在急診科這個高風險的戰場上,羅婷敏始終強調護理核心制度的重要性。面對年輕護士,她總會說:"處置醫囑前,先別急著執行,必須了解是否與患者病情相符,完成雙人核對流程。劑量偏差、醫囑誤解的后果很嚴重。"羅婷敏寧可操作前多一道復核,也要守住質量紅線。

? ? ? ?新人起初覺得她做事太較真,效率低,但嚴密的流程把控最終讓團隊在搶救患者時更加默契、精準。這種嚴謹的態度,不僅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也讓團隊的工作更加高效。

? ? ? ?在帶教實習生時,羅婷敏總是強調:"入科第一天,先別急著上手。"她要求實習生先掌握職業防護規范,強調職業安全與核對制度。她提醒學生:"針刺傷、用藥錯誤的代價,可能是整個職業生涯的陰影。"寧可前期慢一點,也要筑牢安全底線。

? ? ? ?學生們有時不理解,但扎實的基礎訓練最終讓他們在獨立操作時更加自信、規范。這種"慢",是對實習生職業生涯的負責,也是對患者生命安全的尊重。

image-20250513151432-3

羅婷敏收到實習生表示感謝送的花

?

“慢”中的科普:讓急救知識走進千家萬戶

? ? ? ?羅婷敏的“慢”不僅體現在工作中,也體現在她對科普和人文關懷的投入中。

? ? ? ?作為醫院科普志愿服務隊的骨干成員,羅婷敏積極參與“廣州科普開放日”活動,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識與技能。“家是溫暖的地方,但意外有時難以避免。”在急救技能培訓現場,她一邊演示小兒海姆立克急救法,一邊耐心講解:“如果能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就能在關鍵時刻為家人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面對活潑好動的小朋友,她總是蹲下身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趣味互動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會基本的急救技能。

? ? ? ?在她看來,科普不僅是傳遞知識,更是在每個家庭中播下安全的種子。

? ? ? ?2022年,在醫院舉辦的人文關懷護理個案比賽中,羅婷敏和科室小組成員以情景劇《如果護理有溫度》參賽,并最終榮獲二等獎。劇中,她戴上白發假發套,穿上老年花衣,化身一位步履蹣跚的老奶奶,生動演繹了老年患者在急診科就診時的無助與焦慮。通過場景還原,展現了急診醫護如何在緊張的工作中,依然保持對患者的細致關懷:一個溫暖的攙扶、一句耐心的解釋、一次貼心的陪伴,都能讓冰冷的急診室充滿溫度。

? ? ? ?"急診科不僅有‘速度’,更有‘溫情’。"她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讓更多人理解醫護工作的不易,也看到醫療過程中的人文關懷。

羅婷敏教小朋友急救科普知識

?

? ? ? ?在這個以“快”著稱的戰場上,羅婷敏的“慢”是一種專業態度,更是一種人文關懷。她的“慢”,不是效率的妥協,而是對生命的敬畏,對專業的堅守。正如她所說:“我們慢這一秒,可能為患者搶回更多時間;我們多問一句,或許就能避免一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