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燈天使丨林蓉芳:以心為燈,點生命之光

發布人:黨委宣傳科 發布日期:2025-05-13

國際護士節

? ? ? ? ?他們,既是“提燈天使”,也是“白衣戰士”,似超人,亦平凡。“5·12”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為激發廣大護理工作者的職業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不畏艱險、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勇于獻身”的南丁格爾精神,醫院特開設“提燈天使”專欄,報道院內在改善患者就醫體驗、進一步提升護理服務行動工作中的部分杰出代表事跡,一起尋找那些義無反顧、矢志不渝的身影,聆聽“提燈天使”護佑人民健康的感人故事。

?

image-20250513150602-1

林蓉芳

?

? ? ? ?神經內科ICU(NICU)責任組長,2014年11月參加廣東省護理學會危重癥護理專業委員會培訓班,取得ICU專科護士資格后進入NICU工作。2018年10月獲腸內營養置管護士證,至今已成功留置鼻空腸管近百例。多次獲評中山三院優秀護士。

?
? ? ? ?神經重癥監護室,仿佛觸碰死亡邊緣卻又緊鄰生命之光,這就是林蓉芳工作的地方。在這里,生與死的博弈從未停歇,溫情與感動也時刻在上演。
?
?

與時間賽跑的“生命守門人”

? ? ? ?作為一名NICU的護士,林蓉芳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觀察力,不輕易放過任何一點可疑或者細微的病情變化。

? ? ? ?某天晨間護理,監護室4床警報驟響,一名腦炎患者突然血氧驟降至70%,面色紫紺。林蓉芳快速至床邊查看患者,提醒責任護士吸痰,放入吸痰管過程中發現抽吸不暢,懷疑氣管插管堵塞,立即報告醫生,并快速準備氣管插管等急救物品,協助醫生給予重置插管。

? ? ? ?看著患者漸漸紅潤的臉色,平穩的呼吸,大家懸著的心終于落下。正是林蓉芳準確的判斷和配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為后續治療康復贏得了寶貴時間。

? ? ? ?事后,作為科室較為資深的前輩,林蓉芳在總結經驗時向年輕護士們傳授經驗:“遇事不要慌,沉著冷靜處理,關鍵是判斷患者出現了什么問題以及日后在臨床護理中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發生。”

? ? ? ?在日常工作中,當同事們忙不過來時,林蓉芳會主動接過他們手頭的任務,當患者出現皮膚問題,同事們不知該如何處理時,她也會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經驗,幫助年輕護士成長。在生活中,當同事們遇到困難時,林蓉芳會主動詢問、關心同事、耐心傾聽、提供建議、給予幫助、鼓勵支持,像個知心大姐姐一樣溫暖著同事們。她用行動詮釋著南丁格爾精神,用愛心和耐心守護著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image-20250513150642-2

林蓉芳指導年輕護士

?

喚醒沉睡靈魂的魔法師

? ? ? ?重癥監護室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家屬需要通過電話視頻與患者見面。每當視頻臨近結束時,總有家屬依依不舍,面對這樣的情形,她總是寬慰家屬:“您放心,我們會24小時守護在患者身邊,保障他們的安全”。

? ? ? ?16歲的小曾因發熱伴肢體抽搐由外院轉來神經重癥監護室。小曾來的時候處于昏迷狀態,間中有咀嚼動作,四肢肌張力增高。林蓉芳告訴小曾的媽媽可以準備一支錄音筆,錄下家里人鼓勵的話語,每天循環播放,進行聲音喚醒。每當電話視頻時曾媽媽都在鼓勵兒子:“今天怎么樣?有沒有聽護士姐姐的話?你不要害怕,護士姐姐們都很好的,會把你照顧好,你好好配合就能好起來的。”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病情沒有好轉怎能不如坐針氈。林蓉芳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工作之余,她得空就會和小曾的媽媽聊聊天,分享康復病友的成功案例,傳達樂觀的情緒,灌輸積極的思想,開導小曾的媽媽。

? ? ? ?那天,林蓉芳正好是小曾的管床護士,當她握著小曾的手再次呼喚她的時候,小曾突然睜開了眼睛,“小曾,你能看過來嗎,把頭轉過來,看我這邊!”看著小曾慢慢把頭轉過來,大家都激動不已。當告訴曾媽媽小曾已從昏迷狀態漸漸蘇醒,曾媽媽聲音哽咽著對林蓉芳連連道謝。

image-20250513150657-3

小曾家屬給醫護人員送來錦旗

?

守護生命尊嚴的使者

? ? ? ?無論多忙碌,林蓉芳始終會給予患者溫暖的微笑。記得有一次,一位重癥患者情緒低落,抗拒治療,她耐心地坐在床邊,握住患者的手,輕聲細語地安慰,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直至患者重新燃起希望。由于積極配合治療,這名患者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穩定后轉出了重癥室。出室時,患者緊緊握住林蓉芳的手,感慨地說:“正是你的耐心和微笑,讓我有了對抗疾病的信心。”

? ? ? ?在重癥室里,還有一些患者因疾病等原因,家屬不得不選擇放棄治療。“在臨床工作中,我們常常直面死亡這一沉重的話題,如何讓患者帶著尊嚴離去、讓生命的盡頭不再冰冷,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 林蓉芳說。

? ? ? ?在護理過一位五十多歲考慮朊蛋白病姑息治療的阿叔后,林蓉芳開始深刻理解了臨終關懷的內涵。初見該患者時,大家都感到驚訝。五十多歲的他,面黃肌瘦,眼神空洞呆滯,走路顫顫巍巍,記憶混亂。林蓉芳小心翼翼地和阿叔打招呼,他眼神空洞地說:“我沒有病,我才五十歲,不可能……” 阿叔時常情緒激動,接下來的幾天里,每次治療時,他都十分抗拒。林蓉芳和同事們耐心開導,努力向他解釋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試圖緩解他的緊張不安。林蓉芳更是深知阿叔對疾病的恐懼和否認,在日常護理中增加陪伴時間,耐心傾聽,還為他安排電話視頻,讓他感受到尊重和關愛。

? ? ? ?隨著確診后病情的進展,阿叔的狀態越來越差,甚至不能自主翻身。每天交接班,護士們都會仔細檢查,尤其是壓力性損傷容易發生的部位。為了預防壓力性損傷,每隔兩小時就幫阿叔翻身、按摩。每次翻身時,林蓉芳都細心詢問他的感受,保持動作輕柔。最終家屬決定放棄治療,帶阿叔回老家。出院的那天,林蓉芳握著他的手時,他已無法開口說話了, “雖然留著遺憾,但我們把能做的都做了,患者的痛苦也得到了減輕,家屬也會感受到莫大的安慰。”
image-20250513150714-4

林蓉芳護理重癥患者

? ? ? ?她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在治病救人的崗位用堅實的理論基礎與危重癥護理技能勇敢堅守;她沒有轟轟烈烈的輝煌,但卻苦學直至精通各類復雜且多樣的醫療護理設備操作流程,用愛心、責任心守護生命。林蓉芳用嚴謹的工作態度、嫻熟的技術、無私奉獻的精神,詮釋簡單而又平凡的愛,把微笑和溫暖帶給每一位病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