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教學名師丨張曉紅:溫和篤定、守正創新,培養傳染病防治人才

發布人:黨委宣傳科 發布日期:2023-09-08

?

image-20230908090327-1

?張曉紅?

? ? ?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中山醫學院傳染病學系副主任。

? ? ? ?1991年畢業于原中山醫科大學,此后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教研室工作至今。獲柯麟優秀臨床醫學中青年教師突出貢獻獎,多次獲得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研究優秀成果獎。專業課《傳染病學》和通識課《遠離傳染病》兩門課程均獲得國家一流本科課程。2023年榮獲中山大學第十一屆教學名師。

?

? ? ? ?張曉紅來自于擁有扎實教學基礎和優秀教學傳統的團隊——中山三院傳染病學教研室。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所有醫學相關專業的傳染病學理論授課、見習和實習教學,都由中山三院傳染病學教研室承擔。新冠疫情再次把傳染病推向公眾視野,學好傳染病防治知識是對每位醫學生的基本要求。而作為中山大學《傳染病學》課程主要負責人,從教32年來,張曉紅全心投入教學組織管理、課程建設、教學研究和改革。

? ? ? ?中山三院傳染病學教研室成立至今已近71年,經過幾代人不懈努力,獲得了國家精品課程及國家雙語示范課程,2020年及2023年分別獲得國家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及線上一流課程,主編了人衛出版社第一版全英教材,在國內傳染病學界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及影響力。

? ? ? ?一系列成績背后,離不開以張曉紅等教學骨干的無私奉獻及全身心投入。

image-20230908090348-2

張曉紅在全英班授課

?
?
傳承父輩精神,專注做好小事
?

? ? ? ?張曉紅的父親既是病理老師又是病理醫生。剛上小學的時候,張曉紅每晚都被父親帶到辦公室學習。在她的記憶里,父親60歲之前除了吃飯、睡覺,所有的時間都在工作:編寫教案、手繪掛圖、自制教具、看片子發報告、養兔子做實驗……從來沒有一個晚上、一個周末是在家里休息的?!爱斸t生和當老師都要全身心投入”,父輩的言傳身教早早就印在她的心里,當醫生和當老師也順理成章地成了她的理想。

? ? ? ?高三剛開學不久,中山醫就來華附預招生,張曉紅毫不猶豫報了名??戳艘酝膶W習成績,招生老師跟她簽了協議。1985年,張曉紅如愿進入了中山醫臨床醫學全英班學習。

? ? ? ?在中山醫苦讀6年,張曉紅打下了扎實的醫學基礎。畢業后,張曉紅留校任教,1998年起擔任傳染病教學秘書,她開始從眼前的小事做起,利用業余時間認真整理教研室各種教學資料,有計劃地推進教改。轉眼15年,張曉紅一直堅持不懈,在先后幾位教研室負責人的支持下,組織逐級申報,最終《傳染病學》獲得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廣東省教學成果獎。

image-20230908090401-3

《傳染病學》獲國家精品課程

?
?
建立健全團隊、持續推進教改
?

? ? ? ?作為建立在華南頭部傳染病學科之上的教研室,傳染病教研室承擔著舉足輕重的教學重任。任教學主任以來,張曉紅從做小事到謀大局。如今,她正在牽頭規劃中山大學的傳染病教學新發展。

? ? ? ?為了把教學做好,張曉紅健全了教研室教學管理架構,做到每一個教學細節都有人負責跟進管理。她從教學實際需求出發,明確了“通專融合”“臨床和基礎融合”“線上線下混合”以及“虛擬教研室建設”幾個教改方向和目標,并帶領團隊持續推進。

? ? ? ?“通專融合”是她的第一個目標。傳染病的流行會威脅每個人的健康和生命。非醫學本科生和公眾都需要學習掌握一些傳染病防控知識。為此,自2009年起,張曉紅組織開設本科生通識課《遠離傳染病-常見傳染病的傳播和預防》,由專業醫師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授傳染病防治知識,多年來受到學生的歡迎,有學生特意從珠海校區趕到南校上這門課。為進一步轉型,課程獲得國家慕課聯盟立項,將課程內容拍攝成為慕課,上線開課五年來受到了廣大學生和社會學習者歡迎。2023年,《遠離傳染病》獲得國家線上一流課程。

image-20230908090445-4

張曉紅主講《遠離傳染病》慕課

? ? ? ?傳統的教學模式,容易造成臨床與基礎脫節,不利于學生掌握傳染病知識。為了推進“臨床和基礎融合”,張曉紅邀請藥理學、寄生蟲學和微生物學教研室一起實施臨床與基礎融合教學,在理論課和臨床見習教學中,由多位老師同堂講授,幫助學生融會貫通、開拓思維;同時采用翻轉課堂的模式,強調小組合作、培養自學能力及協作能力,獲得學生的積極反饋和高度認可。目前團隊已發表教研論文4篇,并獲得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第二屆高等教育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山大學教育教學一等獎。

? ? ? ? 自2009年以來,張曉紅一直致力于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資源建設,組織建成隨時更新的系列國家級線上教學平臺;拍攝了覆蓋全部本科授課內容的中英課堂教學錄像;拍攝了展示典型傳染病診療過程的案例系列影音教材,滿足見習和實習教學需求。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保障了疫情期間線上理論和實踐教學,團隊在2020年《傳染病學》獲得國家首批線上線下混合一流本科課程。今年,在張曉紅的帶領下,《遠離傳染病——常見傳染病的傳播與預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image-20230908090502-5image-20230908090509-6

教育部公示截圖

?

功成不必在我,笑看滿園花開

? ? ? ? 源于發自心底的熱愛,張曉紅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進行教學研究、改革和實踐。她從未因臨床及科研工作的繁忙而減少對教學的投入,這給教研室的年輕醫生樹立了榜樣。對于受到感召而加入的新鮮血液,她總是敞開心扉伸出援手。

? ? ? ?“能潛心做教學的醫生非常不容易,我們要盡量給他們提供機會和幫助”,張曉紅經常與年輕教師溝通交流,鼓勵和帶領他們申報教研項目和教學成果,幫他們逐字逐句審核修改申報書;輔導他們參加授課比賽,一遍一遍聽他們預講,手把手地教他們做PPT;一有機會就安排青年教師到國內外進修學習,開拓思維及眼界。為年輕人創造獲得各種榮譽和獎項的機會。

? ? ? ?張曉紅耐心而溫柔的態度,讓學科的年輕人如沐春風,“有拿不準的事情,都可以找張主任商量”。在她的影響和培養下,教研室擁有了一批對教學充滿熱情、有奉獻精神并且綜合素質優秀的年輕教學骨干,形成了良好的教學改革及實踐氛圍,受到了國內的傳染病學同行的盛贊,總有人羨慕地說跟張曉紅說:“你們培養出了這么好的教學團隊!”

image-20230908090529-7

張曉紅為學科年輕醫生授課

? ? ? ?成就他人的同時,張曉紅也收獲了諸多榮譽:近年來主持6項教學改革項目;發表5篇教學研究論文;獲得廣東省高教廳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次、中山大學教學成果獎3次;副主編國家級教材一本,參編2本

?

推廣教學成果,服務國家需求

? ? ? ?“我們的教學經驗和成果應該推廣到全國醫學院校,讓更多教師和學生獲益?!睘榇?,張曉紅牽頭舉辦了3屆“全國高等院校傳染病教學研討會”,成立“廣東省虛擬教研室”與國內著名醫學教育院校的專家一起分析傳染病教學的現狀,進行教學交流、思維碰撞,共同推動傳染病學教育改革、創新和發展。

image-20230908090545-8

張曉紅到廉江指導教學工作

? ? ? ?自2021年項目啟動以來,教研室融合各個成員單位的專業特長和地域特色,分工合作共同組建了完善的視頻庫、病例庫、課件庫、圖片庫,目前已上傳到手機版網頁并逐步推廣;教研室還會定期舉行集體備課、病例討論等,成員單位師生可線上線下同步參與學習、討論。

? ? ? ?“團隊努力的目標是推進全省乃至全國的傳染病教學質量的提高,以服務國家傳染病防控人才培養的戰略需求,”張曉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