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訪談】湯美安:十八個字與大家共勉

發布人:黨委宣傳科 發布日期:2022-09-23

? ? ? 身著一襲白衣,掛著慈祥微笑的湯美安教授,邁著沉穩的步子,環抱一摞高5厘米有余的資料,緩緩走向我們。她梳著整齊的頭發,眼睛深邃又明亮,說起話來清脆又好聽,不知不覺采訪便開始了。

?
image 88

研究生旦有洪、蘇竹敏、任明星采訪湯美安教授

?

“為醫學事業奮斗終身”——奮斗初心源于“傳承”

? ? ? 湯老師回憶到,她立志學醫,是源于同為醫生的父親。她的父親湯澤光在孫逸仙紀念醫院工作時,發現一種不明原因的黃疸病,經過長時間的刻苦研究,成為中國第一個發現“鉤端螺旋體病”的人,揭開了黃疸之謎。從小的耳濡目染,加上父親的言傳身教,讓她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年少的她已決心為醫學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image 89

湯美安父親湯澤光(左一)指導學生做科研

?

“樂于吃苦,甘于奉獻”——奮斗中的“開荒牛”

? ? ? 1964年畢業于中山醫學院的她,機緣巧合下被自己的老師邀請一起建設三院,兢兢業業的她成為“三院人”口中的“開荒牛”。她隨余步云教授參與風濕科的臨床與科研工作,始終踐行“醫者仁心,為患者排憂解難”,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有著豐富的診治經驗。湯老師通過個體化分析,為許多患有風濕疾病的患者帶來了懷孕的希望,通過多學科合作指導最終順利生下健康的小寶寶。此外,湯美安老師建立健全了三院的教學規章制度、教學運行等機制,為三院“醫學教育”方面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image 90

湯美安教授出診照片(攝于2003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特診門診)

?

“虎頭、鳳尾、豹子身”——奮斗的診斷學名師
? ? ? 多年的教學工作讓湯老師對授課有著獨特的見解——“虎頭、鳳尾、豹子身”。
? ? ? 如何做到“虎頭”呢?就是用合理的問題引出主題。首先提出一個問題,再從之前講過的知識點引入現在要講的內容。她舉例說道:“我會問學生們大葉性肺炎為什么咳鐵銹樣痰?為什么臨床上不以鎮咳為主?”隨后通過微生物學所教的肺炎鏈球菌,病理學所教的分期,再引入診斷學中相關癥狀和體征等知識點,進而過渡到今天所講的臨床表現。
? ? ? “什么是‘豹子身’?那就是在豐富的內容中抓重點,就像在豹子身上找到很多美麗的斑點一樣””湯老師形象地比喻到。診斷學總論問診的內容很多,湯老師希望通過自己著重講解,讓同學們能去思考領悟:為什么需要這些問診技巧?湯老師舉了這樣一些例子:“面對跛行的肢體殘疾者,醫生說‘啊!你是瘸子?’會傷害病人的自尊心。但如果你上前扶著他坐到椅子上再問‘您走路不方便,是先天的,還是因為受過傷?’,病人會感到你對他的關心與尊重,會更加的信任你;面對聾啞人,可能需要學幾個簡單的手勢;面對語速較慢的老人,則需要更耐心的傾聽。”
? ? ? 什么是“鳳尾”?比如,在診斷學緒論結束時,湯老師在課堂最后為同學們展示了30多張世界各地著名的橋,寓意同學們把診斷學學扎實,就像建設一座堅實的橋梁,瞬間形象生動的讓同學們知道診斷學作為從基礎學科到臨床學科的橋梁學科的重要性。

?

image 91

湯美安在中山大學給本科生講授《診斷學》課程

?

“教學相長,知行合一”——理解學生的“帶路人”

? ? ? 湯老師說醫學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學科,不僅要求扎實的理論基礎,更需要強大的動手能力,“開眼界”的活動便是她將診斷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最好例子。她鼓勵學生和老師們參加“三早”、“三新”“三賽”,讓老師和同學共同得到進步,體現教學相長的理念。實習帶教中,她注重讓同學參與臨床診治,多與患者進行床邊接觸。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位實習生面對一名高血壓患者,他測量了患者不同時間的血壓,出現高血壓與低血壓交替的情況,就向她提出疑問是否考慮腎上腺的疾病,后面完善相關檢查,發現果然是與腎上腺相關疾病——嗜鉻細胞瘤。湯老師對這位實習生的想法和做法表示非常高的肯定,也讓這位學生備受鼓舞!

image 92

湯美安在中山三院為學生上臨床操作技能實踐課

?

“學無止境、大愛無疆”——奮斗的座右銘

? ? ? 湯老師說,近60年的教學和醫學實踐,“學無止境、大愛無疆” 是她一直奉行的座右銘。學是指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同時積極學習其他老師教學中的優點,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湯老師說,有一次她作為督導參與婦產科教學查房,一名學生對腹部包塊患者的觸診明顯不規范,這個時候帶教老師并非如想象中那樣雷霆大怒地責怪學生,而是說:“好的,你再看我做一遍,對比一下。”出了病房才指出學生的錯誤。這名帶教老師讓湯老師非常敬佩,設想如果在病人面前就訓誡學生,不僅讓學生自責,更會加深患者對他的不信任,采用回避患者訓誡學生既做到了對學生的保護,也通過親自示范,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此,湯老師便決心將此方法運用到今后的教學中。所謂“大愛”,指的是愛患者、愛患者家屬、愛學生。診療過程的每個參與者都值得被愛,被關注。湯老師的“大愛”深深的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她常用古今中外教育名師共有的相似之處“愛心、謙卑、樂觀、擔當、耐心、勇氣、果斷、慎言、讀書”十八個字與大家共勉。

? ? ? 百年征程,湯老師把每一件“分內事”做到了“極致好”,為醫學事業奮斗終身。青春正當時的我們,必當引以為傲,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