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病中心神經重癥張炳俊團隊臨床診治水平再獲國際認可

稿件來源: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腦病中心 發布人:神經內科 編輯:巫琪 發布日期:2021-08-23

神經系統疾病繁雜多樣,其中危重疑難疾病更是層出不窮。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腦病中心神經內科神經重癥張炳俊副主任醫師團隊長期聚焦神經系統危重疑難病的診斷和治療,將臨床與科研相結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期,團隊再次于《Frontiers in Immunology》發表兩篇相關論文,診治水平再次獲得國際認可。

細菌性腦膜腦炎

2021年3月29日,我院神經重癥團隊撰寫論文《Central Nervous System 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 Related to Bacterial Meningitis》在國際著名醫學雜志《Frontiers in Immunology》在線發表。神經內科胡夢顏博士生、劉三鑫博士生為論文第一作者,張炳俊副主任醫師為論文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1.630619/full

細菌性腦膜腦炎是神經科常見的重癥疾病,診斷和治療困難,具有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在論文中,張炳俊副主任醫師團隊以一例妊娠期細菌性腦膜腦炎為切入點,聚焦細菌性腦膜腦炎臨床診療過程中的矛盾現象,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細菌性腦膜腦炎相關的免疫重建綜合征的概念,并根據免疫重建綜合征的特點施以針對性治療,結果顯示治療效果顯著。文章擴展了學界對細菌性腦膜腦炎的認知,豐富了細菌性腦膜腦炎的治療手段,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活動期大動脈炎腦卒中

4月30日,該團隊再次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發表學術論文《Bridging Therapy for Acute Stroke as the Initial Manifestation of Takayasu Arteritis》。神經內科戴永強副主任醫師為論文第一作者,張炳俊副主任醫師和伍愛民副主任醫師為論文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1.585316/full

腦卒中位居我國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是神經科最常見的急危重癥病。大動脈炎是急性腦卒中的罕見病因,通常病情重且急,治療難度大,目前普遍認為大動脈炎疾病活動期是急診手術治療的禁區。在此疾病背景下,我院神經診療團隊采用急診橋接治療(溶栓加血管內介入手術)的方法,成功救治了由活動期大動脈炎引起急性卒中的青年患者。該論文是國際同領域的第二篇相關報道,為活動期大動脈炎腦卒中急診手術治療提供了借鑒。

圖左 | CTP檢查提示存在可挽救的缺血半暗帶

圖右 | 手術過程:拉栓,球囊擴張,支架植入

神經內科作為我院腦病中心的重要組成,為國家重點學科。2018年,中山三院“精神與神經疾病研究中心”(即“腦病中心”)正式成立;2019年,醫院獲批成為“國家神經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2020年“國家高級卒中中心”正式掛牌。以腦病中心、國家神經區域醫療中心、國家高級卒中中心的建設為契機與抓手,神經內科在臨床、科研、教學各方面不斷發展。其中,神經重癥團隊在神經重癥疑難疾病領域開展了深入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研究成果發表在《Lancet》、《Neurology》、《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國際著名雜志,獲得國際和國內同行的認可,也獲得了患者的信任。在未來,神經重癥團隊仍將不斷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國際領先的診療技術,繼續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