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院腦病中心陸正齊教授專家工作室落戶喀什,開啟神經內科跨區域協作新篇章

為進一步深化粵喀醫療協作,共推南疆地區神經內科高質量發展,提升南疆地區神經系統疾病診療水平與技術服務能力,5月15日,我院腦病中心常務副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陸正齊教授正式受聘為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工作室專家。簽約儀式在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門診樓隆重舉行,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書記、院長肖非,黨委委員、副院長裴曉黎,區域醫療中心院長助理、神經內科主任王玉鴿,以及我院神經內科護長阮恒芳出席活動,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黨政辦、醫務部、科研科等多部門人員及神經內科診療中心醫務人員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會議由裴曉黎副院長主持。

肖非院長在致辭中對陸正齊教授的入駐表示熱烈歡迎與誠摯感謝。他指出,喀地一院作為喀什地區腦卒中救治的中堅力量,始終以守護全區人民健康為使命。近年來,喀地一院神經內科診療中心發展成果顯著,但與疆內外頂尖醫院相比仍存在提升空間。陸正齊教授的加入,不僅為粵喀兩地醫療合作搭建起一座連接先進技術與醫者仁心的橋梁,更是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突破學科發展瓶頸的關鍵契機。未來,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將與陸正齊教授團隊在學術科研、技術創新、人才培育、臨床服務等多維度展開深度合作,積極引進國內前沿診療技術與管理經驗,全力打造南疆神經內科領域的標桿高地。
隨后,喀地一院神經內科診療中心嚴偉主任隨后對專科建設、醫療服務、人才培養、科研成果及專科影響力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匯報,充分展現了科室的發展現狀與巨大潛力。
陸正齊教授在發言中強調,喀什地區因獨特的飲食結構、地理環境和文化背景,腦血管病、神經變性性疾病及罕見病發病率較高。目前,喀地一院神經內科診療中心在相關疾病救治方面已頗具規模與影響力,未來應在此基礎上持續做大做強。他提出,喀地一院神經內科應著力構建以“腦血管病、罕見病、腦衰老疾病及神經重癥”為核心的“3+1”特色診療模式,從臨床實踐、科研探索到健康科普,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新疆地區神經系統疾病診療新范式,進一步擴大專科在區域內的輻射帶動效應。同時,積極開展科研合作,為推動喀地一院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全場見證下,肖非院長與陸正齊教授正式簽訂客座教授合作協議,這一簽約標志著雙方合作邁入全新階段。




簽約儀式結束后,陸正齊教授前往導管室、神經內科病房及神經重癥監護病房進行查房和指導,并與喀地一院神經內科開展了黨建交流座談會,進一步深化了雙方的溝通與協作。在交流中,雙方對未來喀什?陸正齊專家工作室的重點方向進行了探討規劃。
在技術革新層面,工作室計劃引入國內領先的神經系統疾病診療技術。在技術革新領域,工作室計劃積極引入國內前沿的神經系統疾病診療技術。借助以PET/SPECT為代表的功能影像學技術,為帕金森癥候群患者提供更為精準的鑒別診斷服務,同時實現疾病的早期診斷與進展監測。通過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提升科室整體技術實力。
人才培養方面,工作室將構建“一對一”導師帶教機制,為喀地一院神經內科診療中心培養專業技術骨干,為科室的長遠發展儲備堅實的人才資源;科研創新領域,工作室將攜手各方聯合申報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緊密圍繞喀什地區高發的神經系統疾病展開深入研究。通過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積極推動喀地一院神經內科申報國家級重點專科,力求形成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科研成果,推動科研與臨床實踐的深度融合。
與此同時,工作室還將大力推進遠程醫療平臺建設,實現與中山三院遠程會診、病例討論的常態化運作。這一舉措將使喀什地區的患者無需遠行,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內頂尖的醫療服務,為各族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提供更為優質、高效、精準的診療服務,助推南疆地區神經內科事業的蓬勃發展譜寫嶄新篇章。
此次陸正齊教授受聘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工作室專家,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積極響應國家醫療援疆號召,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促進區域醫療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腦病中心亦將持續關注喀什?陸正齊專家工作室的建設與發展,全力以赴助力南疆地區神經內科事業邁向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