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丨我院中醫科、變態反應(過敏)科、心血管內科入選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項目
? ? ? ?近日,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聯合下發的《關于申報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項目的通知》(國中醫藥綜結合函〔2023〕182號),經層層篩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評審,我院中醫科、變態反應(過敏)科、心血管內科憑借獨特的診療優勢、深厚的學術底蘊以及在中西醫結合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實踐,成功入選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項目)。
●國家“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重點部署中西醫協同發展
? ? ? ?中西醫協同并重是新時代我國衛生與健康工作的重要方針。國家“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重點部署中西醫協同發展,目標在綜合醫院推廣“有機制、有團隊、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加強中西醫協作和協同攻關,制定實施“宜中則中、宜西則西”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打造一批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旗艦”科室,開展重大疑難疾病、傳染病、慢性病等中西醫聯合攻關。
? ? ? ?近年來,在應對系列重大公共衛生挑戰中,中西醫并重、中西藥并用展現了突出的健康守護作用。其成功實踐為構建高效的中西醫協同醫療衛生體系提供了寶貴經驗和努力方向。
?
? ? ? ?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是中西醫協同發展的內生動力,科技創新是中西醫協同發展的驅動力,綜合醫院是中西醫結合的主陣地。中山三院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中西醫結合醫教研產協同發展始終是醫院中西醫建設工作的首要目標。
? ? ? ?此次入選,不僅彰顯了醫院在引領中西醫協同發展、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同時也說明了上級部門對我院中西醫協同工作開展的高度肯定。醫院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傳承總結科室中西醫結合經驗,加快建立中西醫協同發展模式,充分發揮中西醫協同的巨大潛力,在機制建設、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多個層面進行深入探索與全面突破,發揮中西醫結合在疾病篩查、預防、診斷、治療、康復中的作用,滿足群眾的健康需求。同時發揮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周邊地區相關學科領域的中西醫協同發展,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創新和發展貢獻力量。
?
科室簡介
中醫科
? ? ? ?中醫科始建于創院初期,經歷幾代人的建設與傳承,已逐步成長為綜合服務能力強,集醫、教、研于一體,中醫特色突出的中西醫結合學科,現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廣東省中醫藥重點學科、廣東省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華南區中醫肝病診療中心副理事長單位、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中醫內科、針灸科)。目前學科人員總數為68人,其中醫師35人,正高2人,副高11人,中級10人,碩導6人。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指導老師1名,廣東省名中醫1名,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
? ? ? ?學科設有中醫內科門診(含15個亞專科門診)、針灸科門診、中西醫結合病區、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廣東省名中醫工作室、中醫肝病研究室、中醫綜合治療室等部門,床位40張,年門診量超20萬人次。學科堅持中醫藥治療和中西醫結合的診治原則,在臨床各種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重癥的診療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特色。中西醫結合防治肝病、腫瘤、變態反應疾病、腦病和老年病為學科的重點發展方向,其中肝病和腫瘤為學科診治的絕對優勢病種,臨床上已逐步形成一套集預防、診斷、治療和健康管理為一體的中西醫并舉,內外兼用,防治結合的獨特診療方案。
? ? ? ?近年來,學科致力于中西醫協同醫教研、科普等多方面工作的開展以及醫康一體化方案的推行,與院內變態反應科、降糖減重中心、兒科、婦科、神內科等多科室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中西醫協同診療模式,已獲得一定成效。

?
變態反應(過敏)科
? ? ? ?中山三院變態反應(過敏)科于2020年10月10日正式開科,屬于一個多學科共建的大平臺學科,以“多學科會診(MDT)和多醫院(院區)會診(MHT)”解決過敏性疑難疾病為特色的診療平臺。以“整體平衡、中西融貫、同病共治、精準施策”為治療理念,匯聚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兒科、皮膚科、呼吸科、消化科、中醫科、針灸科、婦產科、精神心理科等九大過敏疾病相關臨床科室的國內外知名專家與年輕骨干于一體,一方面為普通的過敏患者提供“一站式”的精確診斷和高質量的綜合治療,另一方面為疑難過敏患者通過科室內部MDT或通過“云上三院”進行“云會診”的MHT模式邀請本領域國內外知名專家聯合會診,擬定最佳診療方案,解決廣大患者朋友的難題。
? ? ? ?為解決疑難過敏病,學科堅持以“癥狀為導向,整體辨證與局部辨證相結合,中醫特色治療結合西醫優勢診療手段”的臨床特色,開設中醫過敏和針灸過敏門診,使過敏性疾病患者獲得精準的中西醫結合診斷和綜合治療。通過整合中醫優勢資源,除了脫敏治療、生物制劑靶向治療等現代醫學精準治療措施和方法,對每一例經過MDT的患者輔以中藥、針灸等進行體質調理,并通過AI+5G對診后過敏患者進行智慧化慢病全病程管理,包括給患者提供中醫體質辨識、中醫健康調養方案;結合中醫五音療法,對患者根據體質提供音樂治療。充分發揮中醫在鼻過敏、皮膚過敏、成人和兒童慢性咳嗽、胃腸過敏、兒童過敏中的治療及預防作用,大力推進建成中西結合多學科過敏性疾病診療基地,推動具體、逐步、深入的中西結合過敏診療模式的建立及推廣。

?
心血管內科
? ? ? ?中山三院于1971年建院,1973年心血管內科成立。經過50年的發展,目前心血管內科由天河院區、嶺南院區和肇慶院區心血管內科組成,床位140張,并托管粵東醫院(梅州)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內科是廣東省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國家冠狀動脈介入培訓基地、廣東省心血管介入培訓基地。現有在職醫生46人,其中博士學位39人(含在讀博士4人),碩士學位6人。正高級職稱9人,副高級職稱18人,中級職稱15人,初級職稱4人。
? ? ? ?學科下設心臟重癥醫學科、冠心病學科、高血壓學科、心電生理學科、心臟康復學科、結構性心臟病等亞專科。目前已經開展了多項國際先進的心血管介入診療技術,正在組建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平臺和多學科MDT團隊,創新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科主任錢孝賢教授兼任中山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所長,參與了“中西醫結合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專家共識”和“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的制定,規范了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西醫結合防治;牽頭成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冠心病專業委員會,每年組織召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冠心病專業委員會年會以及相關學術會議,參會人數達上萬人次;科室多名核心骨干深入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內皮衰老等相關領域,獲得國家、省市級基金資助。目前科室已組織相關醫師進行西學中,與中醫科一起組織相關會診查房,積極推動中西醫結合診治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