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五老”與學生黨支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主題黨日黨建共建活動
5月28日,我院關工委組織“五老”深入學生黨支部,圍繞學習貫徹《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結合黨紀學習教育,前往楊匏安舊居陳列館及“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主題黨日黨建共建活動。醫院關工委顧問原黨委書記李巧蘭,原黨委書記王榮新,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向軍,黨委組織科科長江瀾,離退休管理辦公室主任陳月英以及教職工黨員、醫院5個學生黨支部支委、學生黨員代表等參加了共建活動。
楊匏安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介紹西方思潮卓有建樹的尖兵、華南地區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中國共產黨早期優秀的理論家。楊匏安舊居原為楊家祠(泗儒書室),位于廣州市越秀區越華路116號,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優秀理論家和杰出革命家楊匏安在廣州的主要居住地,是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廣州的重要活動據點。
“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位于廣州市越華路小東營5號,內有三個展廳,分別以“走進辛亥”“碧血黃花”“浩氣長存”為主題進行展覽。孫中山先生對于“三·二九”起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同壽”。
跟隨講解員的步伐,一件件舊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往事展現在黨員同志面前。烈士永生、浩氣長存,革命先烈將自己的青春、熱血、才華乃至生命全部奉獻給了革命事業,是真正為理想信念赴湯蹈火、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通過現場參觀學習,黨員同志們紛紛表示被革命先烈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和公忠不可忘的高尚家國情懷所觸動。
在座談交流會上,原黨委書記王榮新提到,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的斗爭史,激蕩著共產黨人改天換地、氣壯山河的英雄豪情,正是有無數像楊匏安同志這樣奮不顧身、無私奉獻的革命先輩英勇付出,才有如今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醫院關工委顧問原黨委書記李巧蘭表示,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江山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們留下的優良傳統是永遠激勵我們前進的寶貴財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向軍表示,楊匏安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監察事業的先驅之一,我們要學習他身上無產階級革命家兩袖清風、廉潔從政的高貴品質,感悟他身陷囹圄仍堅貞不屈、堅守黨性的革命信念。
學生黨員代表也積極發言,紛紛表示經過參觀學習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堅定了自己對黨忠誠、為黨奉獻的信念和決心。
通過開展此次主題黨日黨建共建活動,黨員們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黨員們紛紛表示要從黨的百年奮斗歷史中汲取和激發奮進力量,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把革命先輩的精神情懷運用到工作學習生活中。
圖1:參觀學習現場
圖2:參與人員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