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我院獲評6項校級本科教育教學成果獎
? ? ? ?近日,中山大學教務部發布了《中山大學關于表彰第十一屆校級本科教育教學成果獎的決定》,我院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評校級本科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
? ? ? ?本次獲獎成果是我院長期以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教育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體現,集中反映了近年來我院“以學生成長為中心,以通專融合為路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工作中的特色與成效。
?
獲獎成果介紹
01“標準為基,強化通識”的“5+3”一體化臨床實踐能力培養探索(一等獎)

第一完成人?黎尚榮
主要完成人:黎尚榮、姚瑤、吳舟、楊補、劉瑩、李鳴、陳璐
?
成果簡介:
? ? ? ?“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保障。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作為臨床實踐教學的主陣地,秉承中山大學“三基三嚴三早”優良傳統,以醫師崗位勝任為目標,于 2017年率先提出“5+3”一體化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的理念。
? ? ? ?以臨床實踐教學標準建設為突破口,通過建立附屬醫院臨床實踐通識課程群,更新本科臨床實踐教學質量標準和創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實踐教學指引,創設課程師資團隊制度,建立5G智慧教學平臺等舉措,經過5年的改革研究與實踐,構建起內容系統、團隊有力、運行有效、具有引領示范效應的臨床實踐能力培養方法,解決了臨床實踐教學標準缺乏、更新不及時、青年醫師崗位相關通識教育不足、傳統教研室組織形式無法滿足臨床實踐教學需求以及傳統教學管理手段效率較低且無法實現動態質量監控等問題,培養了一批優秀教師與學生。
? ? ? ?通識課程模式、師資團隊模式、教學標準與指引在全校、全國推廣經驗。
?

“標準為基,強化通識”的“5+3”一體化臨床實踐能力培養探索
?
02“以考促學、以評促教”的形成性評價體系在產科臨床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一等獎)

第一完成人 吳玲玲?
主要完成人:吳玲玲、崔金暉、李萍、張媛、郭佩玲、王青青、黃敏麗
?

形成性評價的實施流程圖
?
03“混合閉環、全境模擬、內化于心”的《精神病學》混合式教學路徑(二等獎)

第一完成人 張明?
主要完成人:張明、關念紅、鄭倆榮、甘照宇、王珊珊
?

《精神病學》教學改革流程圖
?
04以主動學習為導向的兒科學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二等獎)

第一完成人 牟一坤?
主要完成人:牟一坤、潘莉、唐本玉、蔡耘、陳凱云、黎雅婷、黃春花、唐新意、朱順葉、陳壯桂
?

兒科實習中翻轉課堂聯合情景模擬教學實施路線圖
?
05優化創新與交叉融合:新形勢下傳染病學整合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二等獎)

第一完成人 時紅?
主要完成人:時紅、張曉紅、林炳亮、李學榮、汪雪蘭、陳達標、龐毅華

傳染病學整合教學實施路線圖
?
06“協作共享、師生兼顧、專普并重”的傳染病學網絡教學平臺構建與實踐(二等獎)

第一完成人 吳元凱?
主要完成人:吳元凱、熊靜、時紅、龐毅華、陳達標、張曉紅
?
成果簡介:
? ? ? ?新發/突發傳染病不斷涌現以及學術進展不斷,而紙質教材更新緩慢,加劇了傳染病學教學的難度,加上其季節性、地域性和周期性特點,以及臨床教學案例資源、師資力量等在各大院校分配不均等問題,迫切需要建設新的傳染病學網絡教學平臺,促進資源共享和教育公平。
? ? ? ?團隊以“突破時空、共建共享、師生兼顧、協作交流、專普并重”為核心理念,建立了集優質課程資源和網絡平臺、手機教學和科普平臺、教師成長和培訓平臺、教學研究協作交流平臺于一體的多功能教學平臺,依托平臺開展更深入、更廣泛的教學交流與合作,實現教學資源和師資共建共享,專業教育和科普教育齊頭并進,解決了教學內容更新不及時、電腦端學習不夠便捷、專業和科普教育無法兼顧、教學方法和教學研究協作不足等問題,提高了教學研究水平,加速了教學成果的轉化和推廣。
?

傳染病學手機端網絡教學平臺
? ? ? ?教育教學成果獎是榮譽,更是動力。我院將繼續秉承優良教學傳統,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認真學習、借鑒和應用獲獎的教學成果,進一步開展教學研究和實踐,為促進本科人才培養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