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十年丨深化醫改提升醫療水平,生命至上提供優質服務

? ? ?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 ? ? 這十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始終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堅持面向經濟主戰場、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堅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十三五”期間,完成了“一體兩翼,三城四院”的發展布局,充分展現了作為“國家隊”的實力與擔當。
? ? ? 為集中展示我院十年來在各項重點工作取得的成就,特推出“我們這十年”專欄,激勵全體三院人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奮勇爭先,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實處。
? ? ? 本期推出“我們這十年丨深化醫改提升醫療水平,生命至上提供優質服務”。
?
醫療服務能力和
質量水平顯著提升
? ? ? 我院目前擁有天河、嶺南、粵東、肇慶四大院區,形成“一體兩翼、三城四院”的發展格局,以“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專科特色明顯的強大現代化智慧醫院”為目標,病床數量、衛生人員數量和接診能力等方面均顯著進步。
?
◆醫院社會影響力位居前列
? ? ? 異地就醫情況是醫院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指征之一,也是醫院疑難病癥診療水平、服務水平等綜合影響力的集中體現。
? ? ? 廣州天河、嶺南兩個院區異地住院人數連續多年超萬人,異地人數2018-2020連續三年在全省200多所三級綜合醫院中排名第六;2017年異地疑難病人占比高達59.71%,異地疑難占比在全省三級綜合醫院中排名第八。

?
◆醫療資源供給能力持續提升
? ? ? 衛生人員數量不斷增加。10年來,我院衛生人員數量呈持續上漲趨勢,廣州天河、嶺南兩個院區從12年的不足3000人到2022年接近4500人,10年增加了1488人,增幅高達50.3%。

?
? ? ? 隨著醫療資源供給能力的增加,我院接診能力持續提升,廣州天河、嶺南兩個院區總就診人次從2012年的256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421萬人。

?
◆醫療服務效率不斷提高
? ? ? 平均住院日是體現醫療機構效率的關鍵指標。10年來,我院入院人數逐年增加,平均住院日呈逐年下降趨勢,從2013年到2021年縮短了2.51天。入院人次和平均住院日“一升一降”,我院醫療服務效率不斷提高。
◆就醫更加便捷、高效
? ? ? 我院以患者為中心,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實現門診服務流程再造,實現醫療服務流程智慧化。患者輕觸指尖,即可享受各項便捷服務。
? ? ? 打造“中山三院APP”,同時精細化運營醫院官方微信服務號。通過門診服務流程再造和智慧化升級,打造了在線建檔、智能導診、預約掛號、在線繳費、檢查預約、檢驗檢查結果查詢、電子票據、就診導航、手術狀態查詢、住院病案復印等功能,實現了服務全流程的智能化。

? ? ? 醫院實行三十分鐘分時段預約就診,患者無需長時間等待,按預約時段來院就診即可,通過手機就能完成結算。找不到相關地點,可使用院內導航,獲得清晰指引到達相關地點。完成相關檢驗檢查后,通過手機即可查詢相關檢查檢驗結果。有疑問還可以登錄互聯網醫院,足不出戶在線咨詢醫生。
? ? ? 十年間,醫院官方微信服務號粉絲數量超過304萬人,預約掛號率超過95%。通過門診智慧化服務流程升級,患者就診更加便捷,“掛號時間長、候診時間長、取藥時間長、就診時間短”的“三長一短”現象有了極大改善。
?
醫療技術能力快速發展
? ? ? 醫院不斷發展應用微創化、個體化的現代醫療技術,給廣大患者帶來福祉。
◆外科手術微創化
? ? ? 與傳統外科手術相比,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的優勢。我院腔鏡臨床應用居領先水平,已成熟應用于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婦產科、關節外科等臨床領域。2017和2018連續兩年微創手術例數破萬,2020年胃腸外科微創手術占比65.13%,心胸外科(蘿崗)微創手術占比高達89.34%。
? ? ? 機器人手術系統使外科微創手術水平更上一層,2021年全年機器人手術量已接近200例。

醫生正在使用機器人為患者進行手術
?
◆內科治療外科化
? ? ? 我院內科熟練應用內窺鏡技術,惠及越來越多患者。內鏡技術與高頻電刀、微波、激光、冷凍和注藥等技術相結合,替代了部分傳統外科手術,廣泛應用于呼吸、消化、鼻科、咽喉科、婦科等領域。胃鏡、纖維支氣管鏡、腸鏡等已經成為我院內科診療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介入治療常態化
? ? ? 我院具備神經血管介入診療技術、外周血管介入、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和綜合介入診療技術等省級限制類技術的開展資質,也在腫瘤治療領域具備開展國家級限制技術的資質,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技術。

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腫瘤放射治療
?
重點疾病診療勇攀高峰
肝病學科群
? ? ? 肝移植中心攻克重癥肝炎肝移植、肝癌肝移植、兒童肝移植和移植術后難治性并發癥難題,早期術后1年存活率從60%提高到90%以上,良性肝病肝移植5年生存率從低于50%提高到80%以上,肝癌肝移植5年生存率從不足40%提高到60%。劈離式肝移植術完成例數位居全國第一,制定國內首部劈離式肝移植專家共識。是華南最大的兒童肝移植中心,區域內90%以上兒童肝移植在本中心完成。

2021年10月,我院肝移植中心同時為一位82歲高齡肝病患者和一位9月大的肝病嬰兒施行了肝移植手術,82歲患者也是國際上有報道的接受劈離式肝移植的最高齡肝移植受者
?
? ? ? 感染科牽頭全球最大的有關慢乙肝臨床治愈的真實世界研究:“中國慢乙肝臨床治愈(珠峰)工程項目”,顯著提高乙肝患者臨床治愈率。提出了肝衰竭“時相學”及“三重打擊”理論,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干細胞、多模式人工肝、免疫調控等全新治療模式,有效提高肝衰竭患者存活率。開展了肝癌早期預警項目以及晚期肝癌系統治療方案,為肝癌治療做出重要貢獻。針對新發突發傳染病,建立了“平疫結合”相關機制,常態化設有負壓病房及負壓重癥監護室;在新冠肺炎流行早期通過總結分析了新冠肺炎病毒肺炎臨床、影像學、免疫指標變化特點,提出了新冠肺炎重癥化可能機制,并為其治療提供了有力證據支持。
2022年11月,我院全新的感染科負壓重癥病房正式投入使用(圖為2022年1月,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來院視察調研負壓重癥病房建設情況)
?
腦病學科群
? ? ? 腦病中心學科群率先開展干細胞治療脊髓損傷,臨床試驗迄今顯示安全、有效;神經免疫領域牽頭制定多個診療指南共識,診療技術研發獲多項國家專利并已進入臨床轉化,填補了國內自主研發神經免疫自身免疫抗體的空白;首次提出自閉癥穩態失衡致病假說和理論,建立了中國自閉癥診斷干預體系,開發的自閉癥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熒惑2.0”,準確率超過9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上率先提出基于抑郁發作臨床特征鑒別單、雙相抑郁的診斷思路,提高了國內對抑郁的臨床診治水平;神經內鏡/顯微等微創技術、腦立體定向技術、復雜顱內動脈瘤等腦血管疾病介入治療技術特色鮮明,靜脈竇血栓血管內取栓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國際先進;首創導管球囊擴張術治療環咽肌失馳緩癥等多項特色治療技術;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技術全面用于神經損傷后功能障礙康復,診療水平國內領先;率先著手人工智能醫教研助理系統研發,“云上三院”掌上智慧醫療程序、“方艙之聲”心理疾病音樂輔助治療、AI教官輔助防護培訓等研發產品應用,對抗擊新冠疫情發揮重要作用。
鄒小兵教授團隊建立了中國自閉癥診斷干預體系
?
免疫疾病學科群
? ? ? 風濕免疫專科積極引進、運用各種現代化技術,如免疫學技術(齊全的自身抗體和細胞免疫分析)、組織活檢技術(腎臟、肝臟、唇腺、皮膚及肌肉等活檢)、影像學技術(如肌骨超聲、眼底鏡、甲皺壁微循環檢測)、遺傳學技術(各類致病、藥敏基因檢測)等手段,實現對病情精準研判。合理運用血漿置換、免疫吸附療法及各類新型藥物和靶向治療,踐行多學科診療,使難治性、重癥病例救治成功率達90%以上。積極為患者婚育實踐提供專業免疫治療和健康指導,運用特色物理療法、康復訓練及職業療法等非藥物治療手段,助力患者提升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 ? ? 過敏科團隊突破傳統院內多學科會診(MDT)模式,創新多醫院會診(MHT)模式,采取中醫調理治療、西醫對癥處理的綜合治療模式,為疑難和頑固性患者解決診療難題。

過敏科團隊為疑難患者進行多學科會診
? ? ? 龍頭優勢學科群的發展建立在醫院已有的一大批優秀專科基礎之上。醫院現有:
普通外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腎病內科、耳鼻咽喉科等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
內分泌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醫肝病科、感染病科、風濕免疫科、臨床護理、器官移植科、骨科等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復旦排行榜近3年上榜及提名學科8個:風濕科、康復醫學科、感染科、超聲科、神經內科、泌尿外科、皮膚科、變態反應(過敏)科
?
國家級重點學科
普通外科
? ? ? 普通外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重點住培基地和試點專培基地,形成了以“肝臟移植”“肝癌的個體化綜合治療”“肝硬化及門脈高壓征的綜合治療”“以腹腔鏡等微創手術為特色的消化道腫瘤綜合治療”“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學診治”“血管疾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療”“外科重癥監護”等專科優勢明顯的學科亞群,已成為華南領先并輻射港澳和東南亞地區、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普通外科疾病診治和研究中心。
?
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
? ? ? 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連續三屆被評為“廣東醫院最強科室·內分泌專科”。學科設立糖尿病、肥胖代謝病、甲狀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性腺四個亞專科,開展糖尿病綜合管理、減重降糖多學科管理、糖尿病足管理、甲亢眼病綜合治療、甲狀腺結節消融、腎上腺腫物消融、腎上腺靜脈取血、巖下竇靜脈取血等特色診療技術,在華南區域乃至全國均有較大學科影響力。
?
神經內科
? ? ? 神經內科是全國重點學科,是國家神經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目前為患者提供急性卒中的診斷和治療;神經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腦炎和炎癥脫髓鞘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診斷和治療;癲癇、神經變性病(帕金森和癡呆)及神經系統疑難雜癥的診斷和治療。
?
腎病內科
? ? ? 腎病內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全國縣級醫院血液凈化中心培訓基地、廣東省腹膜透析專科護士培訓基地。腎內科現設有糖尿病腎病、免疫性腎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病理5個亞專科,在治療各種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間質性疾病、急慢性腎衰竭及腎臟疑難危重癥上有著國內領先的經驗。
?
耳鼻咽喉科
? ? ? 耳鼻咽喉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鼻科全面開展各類鼻腔鼻竇內鏡手術,經鼻內鏡顱底腫瘤微創切除與顱底重建手術等、變應性鼻炎皮下/淋巴結免疫治療術;咽喉頭頸外科著力于鼾癥外科治療、甲狀腺疾病和頭頸腫瘤MDT多學科綜合治療;耳外科以人工聽覺植入、聽力重建、眩暈外科手術、咽鼓管功能障礙疾病規范治療、中外耳畸形序貫治療等為專科特色;耳內科以眩暈癥臨床診療、前庭康復、耳鳴、新生兒耳聾防控等的診治為特色;小兒耳鼻咽喉科專注于兒童鼾癥的微創治療及其他先天性耳部及喉部疾病的診治。
?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泌尿外科
? ? ? 泌尿外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廣東省重點學科,《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主編單位。學科設立泌尿生殖腫瘤、前列腺疾病、泌尿結石三個亞專科,開展國內首例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國際首例單孔經膀胱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國內最早超聲引導穿刺經皮腎鏡碎石術。目前常規開展各類機器人及微創腔鏡手術,輻射華南、享譽全國(華南區專科排名前三)。
?
中醫肝病科
? ? ? 中醫科始建于創院初期,先后獲得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廣東省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廣東省中醫藥重點學科,具備較強的綜合醫療服務能力,學科在治療肝病領域形成以下優勢:(1)中醫防治肝病:率先提出并應用四步序貫療法、免疫化纖療法治療慢乙肝和清下消補法治療肝硬化,豐富了慢乙肝和肝硬化的病機及其治法,并得到了國內學術界廣泛地認同。(2)中醫防治肝癌:提出肝癌從少陽論治理論,發揮中醫藥與放化療、消融的聯合應用,率先采用經方如小柴胡湯加減、陰陽攻積丸加減等聯合非藥物療法如中藥貼敷、經絡推拿、遠紅外照射等治療肝癌,取得良效。
?
感染性疾病科
? ? ? 感染性疾病科組建于1954年,經過幾代人60余年的努力,現已建有的7個病區,總床位數280張,年門診量超過36.9萬人次,擁有高級職稱專家52人。先后獲得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廣東省傳染科質量控制中心、廣東省病毒性肝炎醫學科研中心、熱帶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國家一流本科課程等榮譽。是人民衛生出版社英文統編教材主編單位,中文版統編教材三至七版主編單位、八至九版副主編單位。作為多個國家級、省級學會的主委單位,在國內有較強學科影響力。
? ? ? 學科在病毒性肝炎診治上多年深耕、碩果累累,在華南地區素有“看肝病、到三院”的口碑。近年來秉承“一核雙翼、平臺驅動”的建設思路,以病毒性肝炎方向為核心,在保持肝病相關診治研究優勢的基礎上,充分發展新發突發傳染病、發熱、感染、艾滋病等“大感染”方向。以大平臺、大項目建設為驅動,力爭建設國際知名、國內領先、區域最強的感染病學科。
?
風濕免疫科
? ? ? 風濕免疫科立足最新規范,積極引進、運用各種現代化技術,開展精準化自身抗體及基因檢測,實現對病情精準研判,運用創新化免疫吸附術及靶向治療,并開展特色康復技術,提供人性化健康管理服務,助力患者全面提升身心健康。
?
臨床護理
? ? ? 臨床護理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廣東省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國家衛健委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中華護理學會專科護士培養基地。學科以患者需求為中心,用“高質量、有溫度的護理”點亮患者康復之路,其中腦病護理、感染病護理、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慢病護理、急危重癥護理、傷口造口護理、靜脈治療護理和臨床營養護理等特色護理項目在省內外具有較高影響力,贏得患者贊譽。
?
肝移植
? ? ? 肝臟外科暨肝移植中心是教育部國家臨床重點學科、衛生部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住院醫師規培基地、國家衛健委肝移植醫師資格培訓基地。目前已形成兒童/劈離式肝移植、重癥肝炎肝移植、肝癌精準肝切除及綜合診治、肝癌肝移植、肝膽胰脾疾病腹腔鏡/機器人微創手術等外科治療為特色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肝膽胰外科疾病診治和研究中心。
?
腎移植
? ? ? 腎移植科是教育部國家重點臨床專科,是國內較早開展腎移植的單位之一,也是廣東省首批獲得國家腎移植準入資格的單位。目前已開展常規腎移植、兒童供腎移植、兒童腎移植、復雜供腎移植手術、多次腎移植手術、腎移植后高位輸尿管狹窄再吻合手術等,已形成對高致敏受者的移植以及ECD供腎移植的診療特色,在相關領域有著全國領先的經驗,治療效果居國內先進行列。
?
骨科
? ? ? 骨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科室,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中國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廣東省微創脊柱外科質量控制中心,華南地區微創技術研發與培訓推廣中心。科室致力于手術微創化,結合加速康復、運動康復理念,力求手術治療創傷小、恢復快。提供精準微創診療服務,全面開展各種脊柱微創技術治療頸胸腰椎病、脊柱感染、脊柱骨折、脊柱腫瘤等疾病,并打造集脊柱側彎普查-保守-手術為一體的綜合治療體系。全面開展各種關節精準與微創治療,開展特色服務項目包括:(1)四肢關節嚴重疾病的置換修復手術及截骨保髖、保膝手術;(2)復雜的骨盆骨折、四肢重大創傷、反復感染、惡性腫瘤、軟組織缺損等綜合治療;(3)關節鏡微創治療嚴重運動損傷及退行性疾病。病人來自全國多地,取得了良好的贊譽。
?
除風濕、感染、神內、泌外,其他復旦排行榜近3年上榜及提名學科
康復醫學科
? ? ? 康復科位列復旦大學醫院研究所專科綜合排行榜并列第7名,設有神經康復、吞咽障礙康復、脊髓損傷康復、肌骨疾病康復、兒童康復5個亞專科,對疑難復雜的癱瘓、痙攣、認知、語言、吞咽、二便、睡眠障礙、肌骨疼痛等開展了創新性的特色治療技術。
?
超聲科
? ? ? 超聲科是廣東省醫學影像重點學科、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超聲醫學科專業基地、中國超聲造影培訓基地、甲狀腺微創介入進修與培訓基地,學科涵蓋腹部、婦產、心血管、淺表、介入、肌骨6個亞專業,開展超聲造影、彈性成像、盆底超聲、經食道超聲、超聲介入治療等特色診療技術,并承擔國自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國自然重點項目等科研攻堅任務。
?
皮膚性病科
? ? ? 皮膚性病科是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廣東省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 廣東省 “十二五”重點學科、國家皮膚醫療美容示范基地。學科醫-教-研一體,設立皮膚感染與免疫、皮膚激光與美容、皮膚外科等多個亞專科,開展包括感染與免疫皮膚病、皮膚腫瘤、化妝品相關皮膚病、玫瑰痤瘡、痤瘡、毛發疾病、白癜風、銀屑病、特應性皮炎等特色診療技術;其中皮膚外科、損容性皮膚病、化妝品皮膚病高水平診療及學術研究在華南區域乃至全國領先。
?
變態反應(過敏)科
?
強強聯合一站式服務患者
?
甲狀腺多學科診療中心

? ? ? 甲狀腺多學科診療中心匯集甲狀腺乳腺外科、內分泌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普通外科(嶺南院區)、超聲科、核醫學科及病理科等七個科室,目前已開展多項特色診療技術:甲狀腺疑難疾病診治、開放手術、腔鏡微創手術、細針穿刺診斷、腫瘤微創消融、晚期甲狀腺癌器官重建、甲亢及甲狀腺癌術后碘131治療、細胞病理、組織病理及分子病理診斷等。
?
胃腸功能保護中心

? ?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胃腸手術功能保護研究中心由胃腸外科牽頭,消化內科、男科、泌尿外科、心理科、放射科、超聲科、腫瘤放療科等科室共同組建。中心通過聯合開展功能保護臨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研究成果。團隊從解剖學、組織學、功能學、臨床研究等多方面開展系統研究,首創以衛氏線引導、保留鄧氏筋膜為核心的創新性iTME手術。該項研究成果獲得包括直腸癌領域泰斗、TME鼻祖Heald教授在內的國內外學者廣泛認可,先后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報道、接受國內外官方媒體采訪報道;被CSCO列為2020年結直腸癌領域三大重磅研究之一,獲評中國十佳消化道領域臨床研究;制訂iTME中國專家共識,推動該項技術在國內外廣泛應用。
?
睡眠醫學中心

? ? ? 睡眠醫學中心于2022年6月成立,依托國家神經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基礎,基于神經內科、精神(心理)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兒童發育行為中心、康復醫學科、手術麻醉中心在睡眠疾病診治上已有優勢,聯合心血管內科、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的學科骨干組建而成。中心設6大分部,診療特色囊括神經系統疾病共病睡眠障礙的綜合治療,兒童行為發育及睡眠障礙,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的立體綜合性治療,精神疾病相關睡眠障礙,星狀神經節阻滯改善慢性疼痛、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睡眠障礙,神經康復和無創腦功能調控。
?
脊柱側彎中心

?
酒精性肝病中心

? ? ? 酒精性肝病中心由消化內科牽頭成立,是中國第一個“酒精肝學組”組長單位(廣東省醫學會肝病分會酒精肝學組)。立足中山三院肝臟病醫院,聯合心理科、超聲科、放射科、介入科和營養科而設立。自成立以來,已建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肝硬化專病庫系統,其中包括酒精性肝硬化數據庫,并獲得軟件著作權。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酒精性肝病患者的全面病情評估體系和微信隨訪體系。此外,基于血清標志物、MRI等影像學的酒精性肝病無創診斷技術攻關、中成藥和其他護肝藥二次開發用于治療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的基礎研究等已經全面開展,致力于建設成為華南地區領先,輻射東南亞,國內一流和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酒精性肝病臨床診治、研究和技術攻關基地。
?
減重醫學中心

? ? ? 減重醫學中心由五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重點學科:內分泌科、胃腸外科、耳鼻咽喉科、感染科、中醫科強強聯手,整合15個優勢學科臨床資源,依托廣東省糖尿病防治重點實驗室、廣州市肥胖分子機理和轉化研究重點實驗室,建立臨床與科研的國家級團隊。中心由副院長/內分泌學科帶頭人陳燕銘教授擔任主任。建立了“3+N”暨“營養+運動+心理”的生活方式干預,加內科藥物、中藥、針灸、外科手術等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法,為兒童、成人、老年人的肥胖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體重管理。中心開診以來治療達標率80%以上。2022年榮獲廣州市部屬醫院臨床特色技術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