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重托丨我院援疆隊員圓滿完成支援任務
? ? ? “從廣東到喀什的一年間,我們最驕傲的就是沒有辜負組織和患者的信任,圓滿完成了援助任務。”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吳玨堃、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王繼輝完成援疆任務,返回廣州。
?
吳玨堃:把援疆歲月打磨成最美的風景

吳玨堃(中)在科室開展調研

吳玨堃指導手術操作

吳玨堃參加義診活動
王繼輝:我們面對的是“人”,不只是“病”
? ? ? 在喀地一院,王繼輝擔任的是綜合心理科主任。抵達喀什,王繼輝顧不上休整,馬不停蹄即刻深入科室開展調研,爭分奪秒掌握一手資料。
? ? ? 他發現綜合心理科搬遷至疏附院區以后,設置了三個病區,包括綜合心理一區,二區,物理康復治療區。但是三個區缺乏有效的統一管理,病區特色和定位不夠清晰;康復病區分散設置在兩個病區的多個辦公室,未能充分發揮作用。
? ? ? 理清學科現狀、短板、優勢后,王繼輝及時與當地院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溝通,明確科室工作重點方向。

王繼輝帶領當地醫生查房
? ? ? 在他帶領下,科室對三個病區工作進行了統籌安排,進一步完善了病區(專科)特色和定位,初步設定一病區為重癥精神病區,二區為神經癥病區;協調一區和二區床位設計及共享方案,提高病床使用率;綜合心理科門診整體搬遷至5號樓,簡化就醫流程,方便患者就醫和檢查、治療;完善康復病區學科建設,將各個康復項目集中在5號樓同一個區域。人員也相應作出調整安排,同時完善管理制度、擴大宣傳,以便更好地為住院部及門診患者服務。
? ? ? 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是制約學科發展的主要矛盾。他在心理科招收了2名“徒弟”,利用門診、查房等各種途徑,手把手、針對性地培養傳授精神心理專科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和學術能力。

王繼輝組織科內疑難病例討論和小講課
? ? ? 為了補齊短板,他還積極協調安排科室年輕醫護外出進修、讀研、積極參與專業技能培訓,在科內定期開展專題匯報、病例討論、小講課、教學查房等,進一步培養年輕后備力量。同時,通過科研小組討論會等,提高當地醫生的科研思維和科研能力。在他的指導下,科室發表1篇核心期刊論文,獲得2項基金或項目資助。
? ? ? 臨床工作中,王繼輝跟當地醫院說得最多的就是:我們面對的是人,不只是病。
? ? ? 2022年3月21日,恰逢世界睡眠日,王繼輝帶領綜合心理科到疏附縣義診。一位大姐前往問詢,大姐是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孩子,長期嚴重失眠。

王繼輝參加義診活動
? ? ? 短短10多分鐘的交談,她忍不住哭泣,說一個人帶孩子很辛苦,父母在外地,無人幫忙,擔心自己身體不好丟掉工作,擔心自己脾氣不好影響到孩子成長。王繼輝認真傾聽了她的困難和擔憂,給了專業的醫療建議,指導她如何培養有效的應對方式、如何和孩子相處、困難時如何獲取社會支持等。
? ? ? 一番交流后,大姐用蹩腳的普通話激動地說:“見到你,內心安定了很多。”因為被問的第一句話是,‘你有什么困難?’而不是‘你有什么疾病?’”談話結束時,她說,對自己的生活和未來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勇氣。
? ? ? 王繼輝還帶領科室同事深入學校、殘聯康復中心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為當地的孩子們送上小禮物,讓當地孩子們的內心更有力量。

吳玨堃與王繼輝在中山大學附屬喀什醫院門前留影
? ? ? 援疆確有歸期,援疆永無止境。一年的援疆時間早已讓吳玨堃和王繼輝與新疆這片廣袤的土地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與喀什各族人民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喀什已然是他們的第二故鄉。“身處此境,才領會‘一段援疆路,一世援疆情’的深意。今后,我們將繼續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橋梁紐帶作用,為南疆的醫療事業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