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志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醫案分享(21-30篇)
? ? ? ? ? ? ? ? ? ? ? ? ? ?醫案二十一
就診日期:2022.7.1 初診、復診 發病節氣:夏至
主訴:發現肝癌1年余
現病史: 患者于一年前體檢發現大肝癌,后于我院行介入、消融、手術等治療,現口干欲飲,無皮膚黃染,無口苦,胃納、睡眠可,二便調。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現
體格檢查:舌胖,苔白膩偏干,舌下靜脈淤滯,脈沉。
輔助檢查:無
中醫診斷:肝癌
證候診斷:痰瘀互結
西醫診斷:巨塊型肝癌
治 ???法:化淤消痰,扶正養陰。
處 ???方:半邊蓮15g? ?紅參5g? ??膽南星10g? ??法半夏10g? ??當歸10g? ??桃仁10g? ??田七5g? ??紅豆杉5g? ? ?黃連5g? ??吳茱萸5g? ?阿膠珠2g? ?熟地黃20g? ?白芍15g? ??共14劑,煮水200ml,飯后溫服
非藥物治療:佐以自然療法(經絡推拿,生機飲食)
復診:2022年7月20日??患者訴服藥及自然療法治療后無明顯不適,現無口干口苦,胃納睡眠可,二便調; 舌淡紅,苔白膩,舌下脈絡淤紫,脈沉。?藥物:原方加枳殼10g ?郁金10g
心得體會:肝癌基本病變為淤、毒、虛;治療應以標本兼治,扶正祛邪為原則。現患者發現肝癌1年,先后行多種有創性治療,癌癥及消融、手術等治療均耗損人體正氣,口干、脈沉為機體陰虛表現,舌下脈絡淤滯、苔膩體現肝癌淤毒交結,現階段該病人以邪實為主兼見陰虛表現,故以化淤消痰,扶正養陰為法,半邊蓮、膽南星、半夏、黃連等清熱解毒化痰,桃仁、三七、紅豆杉等活血化淤抗癌,輔以吳茱萸、阿膠、熟地黃、白芍等滋養肝腎之陰。同時采用經絡推針調理患者經絡瘀堵,生機飲食提高自身免疫力,預防腫瘤復發。囑咐患者繼續生機飲食,適當補充微量元素,預防外感,規律作息,堅持服藥,定期復查。? ? ? ? ? ? ? ? ? ? ? ? ??
指導老師評語:我認為肝癌是慢性疾病,需要長期嚴格的規范化管理與治療,以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活質量、減少復發與減輕痛苦為目標。除中醫中藥的治療外,還應輔助穴位敷貼、生機飲食、經絡推拿等自然療法調動人體的自愈能力,且本著無害的原則,從而使得經絡得以疏通、改善局部的微循環、補充能量、提高免疫力,增強人體自我修復能力。最終達到改善患者的體質,改善易生肝癌的內環境。
?
醫案二十二 ?
初診日期:2022.3.14
主訴:分娩后子宮脫出一月余。?
現病史:患者分娩后2個月,子宮脫出,站立時在陰道口外約1.5cm,未治療,自以為滿月后會自動上收,但目前仍然脫出,伴小腹隱痛不舒,喜按,口稍渴,面紅,飲食正常,大便軟,小便短,色黃。曾在外院用補中益氣湯加味之勞,藥后自覺不適,口干口苦,子宮仍然下垂,乃來我處診治。
既往史:既往體健
過敏史:未發現
體格檢查:舌淡,苔白,脈細弦。
輔助檢查:暫無
中醫診斷:陰挺
證候診斷:肝脾不和,濕滯內停,帶脈不約
西醫診斷:子宮脫垂
治 ???法:調和肝脾,清熱利濕
處 ???方:當歸10g,白芍15g,白術10g,澤瀉10g,云苓10g,川芎5g,枳殼10g,甘草6g 7劑,日一劑。
二診:2022.3.21 服藥藥后腹痛減輕,子宮下垂略有好轉,繼續前方7劑。
三診:2022.3.28 服藥后全身癥狀逐漸減輕,子宮下垂好轉。前后共服藥10余劑,諸癥全消,繼續前方案鞏固療效。?
心得體會:本案重用芍藥斂肝、和營、止痛,佐以當歸、川芎以調肝和血,更配以茯苓、白術、澤瀉健脾滲濕。陰挺與帶脈不約有關,唐容川認為,帶脈屬脾,故陰挺多以脾論治而用補中益氣湯。又因肝脾二臟在生理上關系密切,在病理上也互有影響,如肝病可以傳脾,脾病也可以傳肝,所以陰挺雖與脾關系密切,但脾的病變也可由肝傳來,故治脾不效,應想到治肝,或肝脾同治。本例之所以用當歸芍藥散加味,是因本證具有小腹隱痛、小便偏短、大便軟、面色偏紅、精神尚可、脈弦細等肝脾不和、濕滯內停之象,故投以當歸芍藥散加味,其病很快治愈。??????????????????????????????
指導老師評語:該患者的治療辯證準確,處方用藥合理,理法方藥一致。故能取得良好療效。
醫案二十三
初診日期:2022.4.4
主訴:頭昏失眠兩月余。
現病史:患者2月余前開始出現失眠,伴頭昏,頭昏厲害時伴視物旋轉,不伴嘔吐,走路需人攙扶,膽小易驚,不敢過馬路,失眠多夢,入睡困難,口渴不欲多飲。曾用中藥養陰安神、補氣養血安神等方劑,治療無效,又用西藥鎮靜劑,亦無好轉。某附院內科及神經科檢查無異常發現,診斷為神經官能癥。治療后癥狀無明顯改善,到我科就診,診時癥如上述,小便黃短偶有熱感,大便偏干,口稍粘。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現
體格檢查:面隱紅,舌紅苔白,脈沉細弦,尺脈甚。
輔助檢查:暫無
中醫診斷:不寐
證候診斷:下焦濕熱傷陰,心腎不交
西醫診斷:失眠癥 神經官能癥
治 ???法:交通心腎、滋陰利濕清熱
處 ???方:豬苓10g,茯苓10g,滑石15g,澤瀉10g,阿膠10g,夜交藤10g,酸棗仁30g。7劑 日一劑
復診:2022.4.11 服上方后,小便轉長、轉清、偶有灼熱感,心悸、失眠、頭昏均減輕,仍守原方再進7劑。以后患者曾來診幾次,因病情逐日好轉,病因病位未變,故守原方不變,共服藥28劑,諸癥消失。
心得體會:本病證屬下焦濕熱傷陰,腎陰不能上濟心火,以致心腎不交。方中豬苓、茯苓、澤瀉、滑石淡滲利水兼以清熱,阿膠滋陰潤燥,使水去則熱無所附,津復則口渴亦止。因其脈沉細弦,是為陰血不足之脈,尺脈沉說明其陰血不足在下焦腎;小便灼熱及口粘,乃是有濕熱之象。綜合來看,屬濕熱傷陰,下焦腎陰不足,不能上濟心火,所以心煩失眠。? ? ? ? ? ? ? ? ? ? ? ? ? ? ??
指導老師評語:失眠癥治療關鍵在辨證論治。臨床中靈活選用經方 ,可以有很好的療效。《傷寒論》云:“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故選用豬苓湯治療,該病例很好的運用了傷寒論的經方,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
?
醫案二十四
初診日期:2022.10.17
主訴:左側腰痛,伴血尿一月余。
現病史:患者一月余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側腰痛,伴尿血,在某醫院診斷為腎結石而住院治療,經用治療后仍左側腰部隱痛,尿頻、急痛而灼熱,腹部有窘迫感,嘔伴尿血。無發熱,無腹痛,無惡心嘔吐,無苦干口苦,故到我科就診。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現
體格檢查:舌紅,少苔,脈弦數。
輔助檢查:B超:左腎結石(外院)
中醫診斷:石淋
證候診斷:肝風夾熱 下迫膀胱
西醫診斷:左腎結石
治 ???法:熄風清熱,通淋排石
處 ???方:白頭翁湯合導赤散? ?白頭翁15g? ?黃柏12g? ?黃連6g? ??秦皮12g? ?生地黃10g? ?木通10g? ??生甘草梢6g ???7劑,日一劑
復診:7劑后患者排小結石1粒,諸癥消除
心得體會:白頭翁湯本用于治療熱痢,著名中醫學家姚荷生認為本方有熄風清熱的作用,曾用本方合導赤散治療癃閉,取得良好療效,故該患者亦采用以上方法治療石淋屬肝風下迫者,也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 ? ? ? ? ? ? ? ? ? ? ? ? ??
指導老師評語:?目前白頭翁湯常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泌尿系感染等疾病。其用于下痢時,主要為肝風下迫證,但該病例數靈活運用白頭翁湯,治療泌尿系統結石,亦取得良好療效,這體現了中醫異病同治的特點。
?
醫案二十五
初診日期: 2022.5.9
主訴:尿頻急尿痛伴腰痛1周。
現病史:患者1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尿頻數尿急痛,伴右側腰部疼痛。曾在外院就診,查尿蛋白+,紅、白細胞+ + + +,診斷為泌尿系統感染。經治料后癥狀不減,伴帶下,口干,遂到我院門診就診。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現
體格檢查:舌質略紅,苔薄黃,脈象細滑而數。
輔助檢查:外院尿常規:尿蛋白+,紅、白細胞+ + + +
中醫診斷:淋證
證候診斷:陰虛濕熱下注
西醫診斷:泌尿系感染
治 ???法:滋陰利濕清熱通淋
處 ???方:當歸12g,貝母12g,苦參12g,生地25g,車前子10g,瞿麥15g,滑石15g,甘草6g。
復診:上方服到第3劑時,腰痛、尿頻急等癥狀明顯改善,白帶較前明顯減少,服4劑后基本消失。舌脈同前,復查尿常規正常。遂將上方加入滑石30g、再服3劑鞏固療效。
心得體會:本患者以當歸貝母苦參丸治療為主,該方出自金匱要略,主治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但臨床中可用治療泌尿系感染,方中當歸活血潤燥;貝母利氣解郁,兼治熱淋;苦參利濕熱,除熱結,與貝母合用,又能清肺而散膀胱郁熱,合而用之,可使血得濡養,郁熱解除,膀胱通調,則小便自能暢利,本患者加入生地,因患者舌紅、脈細,取其養陰清熱之職,且使利濕不致有傷陰之弊。?本方加減法:習慣性便秘者,加麻仁、生首烏、萊菔子、玄參以滋陰潤腸;前列腺炎,濕熱結于下焦者,加滑石合知柏地黃湯,以滋腎養血清熱利濕;妊娠小便澀痛重者,加甘草梢、滑石以通利;熱盛小溲色深者,加扁蓄、瞿麥、野菊花、敗醬草等以清熱解毒。? ? ? ? ? ? ? ? ? ? ? ? ? ? ? ??
指導老師評語:當歸貝母苦參丸目前主要用于治療妊娠小便難和大便難、腎盂腎炎、前列腺炎小便不利、泌尿系感染等。其病位屬下焦,病因是濕熱,從氣血來說屬血分,從表里來說屬里證,從陰陽來說屬陰證(肝腎),癥狀為小便淋瀝不盡,尿時澀痛,尿色黃赤,或兼大便干燥,舌質紅、苔黃,脈弦或兼滑。本方脈遲緩者不宜,因為苦參有減慢心律的作用。關于本方的貝母,如有燥咳,則用川貝;如前列腺肥大,則用浙貝。
?
醫案二十六
初診日期:2022.5.9
主訴: 尿血2周
現病史患:患者2后前無明明顯誘因出現肉眼血尿,無尿頻尿急尿痛,無腰痛,到泌尿科就診,診斷為泌尿系感染,與抗生素治療后(具體不詳)療效不顯著,仍有肉眼血尿,到我科門診就診,就診時,患者全程血尿,血色鮮紅,小便頻數并有灼熱感,口渴欲飲,小腹下墜,腰部疼痛,無明顯浮腫,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現
體格檢查:舌質紅、苔薄黃,脈數。
輔助檢查:尿常規鏡檢:紅細胞1000+,白細胞+ + +,蛋白+ +,上皮細胞+。腹部平片示:腎及輸尿管、膀胱未見異常。
中醫診斷:尿血
證候診斷:熱迫膀胱
西醫診斷:泌尿系感染、尿血
治 ???法:清熱利水,涼血止血
處 ???方:豬苓15g、茯苓15g、澤瀉10g、阿膠6g、滑石15g,白茅根30g、大黃12g。7劑,日一劑
二診:2022.5.16復診,服前藥后患者尿血明顯減輕,小便顏色變淡,口渴減輕,尿急減輕,守上方加用生地15g。繼續服用5劑。
三診:2022.5.23復診,患者以上諸證消失,尿常規化驗正常。
心得體會:本方證的診斷要點有三:(l)因有陰虛,所以咽干、舌紅或絳、脈細,(2)因為水熱互結,所以苔必黃或白干,尿黃而量少,膀胱必急,或水滲大腸而濡瀉,或津不上承而口渴;(3)因為藥用淡滲,所以必具水結而尿少。
指導老師評語:豬苓湯利水,養陰,清熱。主治水熱互結證,表現為小便不利,發熱,口渴欲飲,或心煩不寐,或兼有咳嗽、嘔惡、下利,舌紅苔白或微黃,脈細數。又治血淋,小便澀痛,點滴難出,小腹滿痛者。有人用豬苓湯治療腎炎水腫、腎積水、膀胱炎、出血熱的休克期、肝硬化所致出血、小便不利、腹水等,但需注意,如果病機屬于津虧而無尿排出者,則豬苓湯不能用。
?
醫案二十七
初診日期:2022.6.6
主訴:陰道不規則出血1周.
現病史:患者停經一月余,陰道出血1周,出血量少,色暗紅,淋漓不絕,無血塊,伴有腰脹、少腹脹痛,納可,無嘔吐、反酸,無口干,輕微苦,二便正常。近半月來情緒不佳。經用黃體酮等治療后,血量稍少,但仍有陰道出血,脈弦,舌質淡紅、苔薄白。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現
體格檢查: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
輔助檢查:尿妊娠試驗:陽性
中醫診斷:胎漏、胎動不安
證候診斷:肝脾不和,濕熱內停
西醫診斷:先兆流產
治 ???法:疏肝理脾,清熱利濕,安胎
處 ???方:以當歸芍藥散加味:當歸10g,白芍15g,白術10g,澤瀉10g,云苓10g,川芎5g,桑寄生15g,阿膠9g,苧麻根10g,杜仲10g。共7劑,日一劑。
復診:2022.6.13復診,服上藥后,患者未再出血,繼續服用上藥5劑,鞏固療效。血止,隨診,足月順產一男嬰。
心得體會:?患者妊娠1個月出現腹痛,以當歸芍藥散為主方,又見出血,故加阿膠補血止血,病屬胎動不安,故加苧麻根安胎,腰痛加社仲、桑寄生補腎安胎。 ????????????????????????????????
指導老師評語:《金匱要略》云:“婦人懷妊,腹中癘痛,當歸芍藥散主之。”本方用于胎動不安,目前臨床醫生懼而不用,多用壽胎丸。但有研究用當歸芍藥散治療先兆流產,未發現明顯副作用,現代醫學認為,在受精卵分裂旺盛的妊娠初期服藥,畸形發生率高。但從本方的使用來觀察,在胚胎尚未形成以前給藥,改善母體內環境,使受精卵形成胚胎的發育過程獲得良好影響,未見有致畸形,而且對兒童的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本人每年均可遇類似病例,用當歸芍藥散加味,大多數均獲滿意療效,足見經方療效之可靠
? ? ? ? ? ? ? ? ? ? ? ? ??
醫案二十八
初診日期: 2022.6.6
主訴:晨起顏面浮腫,午后下肢浮腫半年余,全身水腫1月余。
現病史:患者半年前開始出現晨起顏面腫,午后腳腫,1月余前開始出現全身水腫,但水腫不甚,納尚可,面色萎黃,精神一般,大便軟,小便短少、色黃、無灼熱、無尿痛。曾在外院就診,予發汗利尿等法治療近3個月,水腫及蛋白尿均無好轉,故到我科就診。
既往史:腎炎數年
過敏史:未發現
體格檢查: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弦
輔助檢查:尿蛋白+++。
中醫診斷:水腫
證候診斷:血虛水濕內停
西醫診斷:慢性腎炎
治 ???法:利水祛濕補血
處 ???方: 當歸10g,白芍15g,川芎6g,澤瀉10g,白術10g,茯苓10g。7劑,日一劑
復診:2022.6.13 水腫略減,尿蛋白減為++,原方加用豬苓15g再服7劑。2022.6.20 水腫較前繼續減輕,尿蛋白減為+,守前方改茯苓30g。?2022.6.23 水腫基本消失。
心得體會:患者其面色萎黃,浮腫不甚,考慮血虛水濕內停,用當歸芍藥散,本病辨證關鍵在于抓住脈細弦,面色萎黃,為血虧之象,大便軟、水腫,為脾虛有濕之證,故用當歸芍藥散原方,效如桴鼓 ??????????????????????????????
指導老師評語:當歸芍藥散臨床應用廣泛,補血養血功效顯著,該患者治療過程中抓住了患者的主癥,同時兼顧了患者的兼癥,故治療效果顯著。
??????????????????????????????????????????????
醫案二十九
初診日期: 2022.3.28
主訴:雙手指間皮膚瘙癢數月。
現病史:患者數月前開始出現雙手指間皮膚瘙癢,出現小水泡,擠破水泡后瘙癢可減輕,無口干口苦,食納可,大便粘,時有便秘。
既往史:體健。個人史:平素喜歡吃燒烤。
過敏史:未發現
體格檢查: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沉,雙手指間可見小水泡稱簇,部分干燥結痂。
輔助檢查:無
中醫診斷:濕疹
證候診斷:痰濕蘊結
西醫診斷:濕疹
治 ???法:疏風養血,清熱除濕
處 ???方:荊芥10g??防風10g??蟬蛻6g??苦參10g??火麻仁15g?蒼術10g??知母5 g??石膏10g??牛蒡子10g??當歸5g?生地10 g?烏梢蛇15g??甘草6 g??土茯苓15g??白鮮皮15g?
山藥15g??七劑,顆粒劑,水沖服,每日兩次
復診:七日后患者復診,訴已無明顯瘙癢,雙手指間水泡基本消失,結痂基本脫落,大便已正常。查體:舌淡紅,苔白膩,脈沉。
?處方:在原方基礎上加滑石15g ,加強除濕。 ?????
心得體會:患者為濕疹患者,患者平素喜歡吃燒烤,燒烤性熱,導致濕熱內生,浸淫血脈,濕熱不得疏泄,故出現濕疹,方用消風散加減,故效果顯著。 ????????????????????????????????
指導老師評語:消風散是中醫治療風疹、濕疹經典方藥,臨證效果顯著,運用時需隨癥加減,如風熱偏盛,可加金銀花、連翹疏風清熱解毒,濕熱偏盛,可加梔子、車前子等清熱利濕,血分熱盛,可加赤芍、丹皮等清熱涼血。
?
醫案三十
初診日期: 2022.6.13 主訴:雙手皮膚瘙癢3月余
現病史:患者3月前開始出現雙手掌皮膚瘙癢,伴反酸、餐后惡心感,納差,口干、口苦,月經經期2天,量少,色暗, 無痛經,大便粘,1次/天。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現
體格檢查:體型肥胖,雙手掌大魚際除可見發紅,散在成簇狀水泡,舌淡紅,苔白膩,脈沉
輔助檢查:無
中醫診斷:濕疹。
證候診斷:脾胃濕熱,少陽證
西醫診斷:濕疹、胃炎
治 ???法:清熱祛濕止癢、健脾和胃降逆,和解少陽
處 ???方:柴胡10g???黃芩15g??半夏10g??黨參10g?大棗10g??滑石20g?土茯苓15g???苦參15g?麥冬15g??黃連3g??干姜6g??白鮮皮15g?甘草6g??白術15g??甘草6g?
七劑 顆粒劑 每日一劑
復診:患者7月13 復診,復診時,患者雙手瘙癢消失,反酸減輕,食納改善,大便較前輕松,條狀大便,睡眠較前改善,仍有噯氣。
查體:舌淡紅,苔微黃,脈沉。
處方:在前方基礎上加厚樸10 ??竹茹10 和胃降逆。
心得體會:該患者體型肥胖,肥人多濕,濕熱內生,脾胃運化、升降失常,口干、口苦屬少陽證,故處方以小柴胡湯+半夏瀉心湯為主,效如桴鼓。? ? ? ? ? ? ? ? ? ? ? ? ??
指導老師評語:臨床上治療患者,中醫主要抓住“證”,該患者有小柴胡湯證,故用小柴胡湯效果顯著,這也體現了中醫異病同治。
????????????????????????????????????????????
?
備注:以上醫案僅供同行參考學習, 患者如未獲得專業醫師指導,請勿私下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