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題名之際,“重生”學子為血液內科醫護人員送來喜訊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20-09-22


2020年8月,中山三院嶺南醫院血液內科骨髓移植中心收到了兩份特別的禮物,四年前在中山三院接受骨髓移植的小侯和小源將他們金榜題名的喜訊帶給了曾經救治過他們的醫護人員。

2016年10月,兩個15歲的孩子同時進入了骨髓移植倉。小侯是家中獨女,入院后經過骨髓穿刺等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為極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VSAA)。當時,她的外周血白細胞只有0.9*109/L、中性粒細胞0.1*109/L、血紅蛋白24g/L、血小板8*109/L,隨時可能因嚴重粒細胞缺乏、重度血小板減少和極重度貧血而出現生命危險。這種情況只有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才有可能快速恢復其骨髓造血功能。同是家中獨子的小源在2015年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M2a),分別于2015年、2016年進行了兩次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結果再次復發。

小侯的主管醫生一方面聯系為其進行HLA組織配型、尋找合適的造血干細胞供者,另一方面聯系骨髓移植中心盡快安排移植倉位。幸運的是,廣東省臍血庫中有一份HLA配型6/6全相合的臍帶血可以提供。2016年10月28日,臍帶血造血干細胞成功回輸進了小侯體內。術后,小侯的骨髓造血功能很快得到恢復。

醫護人員也未曾放棄對小源的救治。經血液內科全科討論,治療方案被全面調整,醫護人員準備為小源做高強度化療(CLAM-G方案)橋接無關供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并在中華骨髓庫找到了合適的供者。雖然小源已是第三次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移植成功率相應降低,難度也大大增加,但移植中心醫護人員為他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移植前評估,并制定了周密的移植計劃表。2016年10月27日,HLA配型10/10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細胞成功輸入,同時輸注5/6相合臍帶血干細胞以促進造血干細胞植入,手術非常成功。

如今,干細胞的種子早已在兩個孩子體內茁壯成長,兩位“重生”的少年都收到了理想大學送來的錄取通知書,其中一位即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一名臨床醫生,將愛傳遞下去。

他們在回院復查的時也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醫護人員們,并再次表達了感謝。看著他們圓夢大學,未來可期,滿懷希望,朝氣蓬勃,血液內科全體醫護人員都十分欣喜。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醫院血液內科骨髓移植中心自2011年開科以來,致力于造血干細胞移植相關的臨床工作及科學研究,每年成功為40余例來自全國各地的血液病患者提供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在全面掌握并開展所有常見移植技術之外,中心還在臍帶血移植治療兒童/成人良惡性血液病及難治性白血病挽救性高強度化療橋接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12年至今,中心已為30余例血液病患者進行了臍帶血移植,總體生存率達到67%;2014年底至今,團隊開創性地26例復發難治白血病患者進行了高強度化療(CLAM-G方案)橋接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2年生存率達67%,最早的患者目前已經無病生存5年余。這些成績是中心全體醫護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未來血液內科,將繼續發揚救死扶傷,不畏艱辛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