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醫院心胸外科成功救治慢阻肺合并張力性氣胸重癥患者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21-06-28

近日,嶺南醫院胸外科團隊通過微創胸腔鏡手術聯合圍術期快速康復技術,成功救治了一名曾兩次手術失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張力性氣胸、呼吸衰竭重癥患者。


突發呼吸困難,老煙民兩次手術仍不見好轉

53歲的李先生今年4月因突發顯著呼吸困難就診于當地醫院。李先生有40齡,吸煙指數1600,合并重度慢阻肺平時活動能力已經明顯受到限制。當地醫院胸部CT提示右側張力性氣胸、多發肺大泡、雙肺感染、肺氣腫并左上肺毀損,進行胸腔閉式引流10余天后仍持續大量漏氣并伴發重度全身皮下氣腫,于是進行了胸腔鏡下右側肺大泡切除術。由于肺氣腫嚴重、肺實質差,手術后依然持續大量漏氣,之后又進行了第二次肺修補手術,仍無明顯效果。此后持續胸管引流保守治療一個多月未見好轉,且肺部感染加重,無法脫離氧氣和拔除胸管,病情危重。經歷了兩次手術仍無法治愈且病情加重,患者深感絕望,當地醫生也束手無策。

當地醫院經多方打聽,了解到嶺南醫院胸外科團隊在處理慢阻肺合并氣胸方面有著豐富的診療經驗,于是聯系到了嶺南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張健,患者帶著一線希望轉至嶺南醫院胸外科進一步診治。


嶺南醫院胸外科聯合多學科團隊,成功救治患者

入院時患者極度弱,查體呼吸急促、三凹征、胸管持續漏氣,查血氣分析吸氧狀態下氧分壓只有59mmHg,呼吸衰竭診斷確立。CT提示右側大量氣胸、雙肺感染、肺氣腫和胸腔粘連。經過張健主任、谷力加教授等專家充分的病例討論呼吸科、康復科、麻醉科等多學科會診,最終擬定手術方式以及術后管理措施和注意事項,盡可能降低手術風險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成功率。

術前,醫護團隊給予患者抗感染、呼吸道管理、強化胸管充分引流、肺功能康復訓練、營養支持等全方位處理。數天后患者各項指標好轉,團隊抓住這來之不易的手術時機,成功為患者實施了微創胸腔鏡肺修補和胸膜固定手術術中明確肺組織多個部位漏氣,并且由于嚴重肺氣腫和炎癥,肺組織非常脆弱,采用了墊片加固等多種方法修補避免針眼漏氣,同時聯合物理和化學的方法加強胸膜固定,降低氣胸復發率。術后心胸外科繼續聯合康復科進行細致的全方位快速康復訓練,包括術后早期呼吸功能訓練、下床活動、有效咳嗽訓練等,患者周后順利拔除胸管,能夠脫離氧氣后正?;顒?,無手術并發癥?;颊邔炠|的醫療和護理服務豎起了大拇指,滿懷感激康復出院,恢復了正常生活。


圍術期快速康復技術,造福慢阻肺合并氣胸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氣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續存在的氣流受限和相應的呼吸系統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是導致死亡的重要病因,并給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內科藥物治療是主要治療方法,療效顯著,大大減緩了疾病的進展。

然而,隨著病程進展,呼吸性細支氣管、肺實質不斷被破壞,慢阻肺患者合并氣胸的幾率顯著增加。一旦發生氣胸,肺萎陷導致肺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進一步加重,并迅速進展,再加上此類患者常常高齡、基礎疾病多、營養狀態差、合并肺大皰、肺部感染、反復發作氣胸等情況,內科治療效果差,需要外科進一步介入。外科手術方式主要有肺修補聯合肺減容以及肺移植術。然而,肺移植手術因供體不足、風險高、并發癥多、治療費用高等多種原因,只有少數患者能夠接受肺移植手術,肺修補聯合肺減容手術是大多數此類患者的唯一選擇。外科修補聯合肺減容手術依然難度大、風險高,稍有不慎就會導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癥,給胸外科救治帶來巨大的挑戰。

近年來,嶺南醫院胸外科聯合康復科不斷優化圍手術期處理,包括詳細的術前心肺功能評估、精準的術前心肺功能訓練和術后康復訓練等多方位和多手段改進診療規程,實施精準的個體化診療策略和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成功為多名高齡患者開展肺修補、肺減容、肺癌根治、肺段切除、聯合亞段切除、食管癌根治術等高難度手術,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讓高齡和危重癥患者獲得了優質的醫療服務。嶺南醫院胸外科團隊一直秉承“精益求精,勇于進取”的理念和“為患者除病痛,為患者謀健康”的科室使命砥礪前行。


術前術后對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