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僑聯領導慰問我院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徐向英教授

發布人:黨委宣傳科 發布日期:2021-12-24

2021年12月16日,廣東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謝惠蓉、基層建設部二級調研員譚一峰、僑胞服務中心主任科員麥麗華、《華夏》雜志副主編鐘敏儀一行來院慰問中國僑聯特聘專家、腫瘤放射治療科主任徐向英教授,我院黨委書記吳京洪、院長戎利民、醫務部主任吳本權、黨委組織科科長江瀾、人事綜合管理科科長韓蕾等相關負責人陪同會見。

吳京洪書記主持座談會,她對廣東省僑聯黨組成員謝惠蓉副主席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他們為徐向英教授送上的關懷與慰問表示感謝,也對徐向英教授在我院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徐教授在零起點的基礎上高標準建立了腫瘤放療科,醫療工作得到同事、同行的高度贊賞,在教學方面也頗有建樹,創辦了中山大學附屬醫院首個腫瘤放射治療學教研室,是人衛出版社《腫瘤放射治療學》兩版教材的主編,始終致力于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今年徐教授在住院期間心里依然掛念著科室、學生和患者。她是僑聯成員的優秀杰出代表,也是我院的光榮,希望徐主任可以繼續留在廣東、留在三院,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戎利民院長表示,徐向英教授2018年作為特殊人才引進,從來院第一天她就上工地工作,到2019年12月2日腫瘤放療科成功開科,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徐向英教授沒有任何怨言,每天穿梭工地、從零開始建設科室。除了忙基建,她還成立了肺小結節門診,患者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來自各個省份主要城市的覆蓋率均超過50%,在患者當中樹立了良好口碑,也很快在省內奠定了一定的學術地位。如今腫瘤放療科已經成立兩周年,其他兄弟醫院會把患者介紹來三院,醫療工作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認可。徐向英教授提高了醫院腫瘤防治工作的水平,引領了腫瘤治療的規范化。每次回想起她的工作經歷,醫院干部職工都對她精細化的管理水平和追求卓越的業務水平感到欽佩和贊嘆。

謝惠蓉副主席對廣東省僑聯的概況、目前的工作情況及目標進行了簡單介紹,希望在對口扶貧、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工作中能夠得到三院的支持,聯合醫院醫療人才為新一輪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同時對腫瘤放療科科室目前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我院腫瘤放療科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工作大加贊譽。謝惠蓉主席還表示,希望借助此次慰問徐教授的契機,學習、宣傳徐教授的先進事跡。她希望徐教授可以永遠留在廣東,一起更多地參與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當中。

徐向英教授向醫院給予她的信任、各臨床科室及職能部門的支持與包容、廣東省僑聯的關懷和照顧表示衷心感謝。她回憶了3年9個月前,57歲的她南下創業,歷時1年10個月,從地下停車場圖紙開始基礎工程、設備安裝、學科建設,一路篳路藍縷、嘔心瀝血,到2019年12月2日開始治療患者,填補醫院腫瘤放療的學科空白,打通腫瘤規范化治療最后一環的歷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她帶領腫瘤放療科出色完成了各項臨床指標,圓滿完成醫院交予的任務。她說,自己工作37年,入黨38年,是中山大學目前唯一的一位中國僑聯特聘專家,沒有辜負醫院黨委、各級僑聯組織對她的希望與期待、關心與幫助。如今到了退休的年齡,但醫院希望自己只退不休,并特意為自己頒發了榮休證書,這讓她感到由衷感激和溫暖。她表示,作為中山大學的一份子,她一定會在醫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踐行三牛精神,繼續做好本職工作,完成未完成的事業,腳踏實地做好學科建設、規范腫瘤患者的診療,不斷擴大學科及醫院的影響力,造福更多患者。此外,還要在廣東省僑聯的指導下,保持不變的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凝僑心、匯僑智、聚僑力,始終聽黨話跟黨走,畫好僑界最大同心圓,打好新時期這張“僑”牌,同時,借“十四五”開局之年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東風,以史為鑒,繼往開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在徐向英教授的帶領下,廣東省僑聯領導一行參觀了我院腫瘤放射治療科。徐向英主任表示,一定不負眾望,努力把我院腫瘤放療科打造成華南地區具有影響力的專業學科,繼續為腫瘤患者保駕護航,充分發揮歸僑僑眷優勢,建言獻策,為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新時代中國腫瘤防治事業的發展再立新功。

?

?

徐向英,腫瘤學博士后,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指導教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放射治療學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放射治療科主任、學科創始人及學科帶頭人,嶺南名醫、羊城好醫生。留學日本八年,獲日本醫科大學放射醫學博士學位,東京大學醫學部客座教授,日本醫科大學附屬病院客座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癌癥中心訪問學者,中國婦女第十一大代表

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廣東省僑聯常委、廣州市僑聯委員、廣州市新僑聯誼會副會長,第五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得者。

?

點擊鏈接查看專家詳細介紹:http://admin.zssy.com.cn/node/1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