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放射治療科舉行開科兩周年慶祝活動
2019年12月2日,我院腫瘤放射治療科正式開科,標志著我院腫瘤防治工作迎來里程碑式新跨越。時光荏苒,日月如梭,風雨兼程走過兩載春秋。2021年12月2日,承載了30位放療人冀望的周年慶典召開。科室成員在精彩的述職匯報和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體會了到當年創業的酸甜苦辣,也感受到了投身生命事業的美好初心。
?
?
臨床業務穩步增長,打下學科發展堅實基礎
常態化疫情下,科室在徐向英主任的帶領下,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開展,臨床醫療業務穩步增長,2021年1-10月收治放療患者同比增長63.0%,門診量同比增長81.6%,出院人數同比增長75.4%,放療人次同比增長67.4%,病床平均周轉次數同比增加0.86,平均住院日同比減少4.1天,藥占比<15%,病歷及時歸檔率100%。后疫情時代下,經過兩年的勵精圖治,腫瘤放射治療科早已褪去了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印記,已經成長為國內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放射治療界高地。
?
深化亞專科建設,吹響精準放療號角
作為一名從醫四十余載的資深放療專家,徐向英主任深知術業有專攻的重要性,加快亞專科建設,促進學科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對加快學科發展、優化高層次人才隊伍結構、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她始終將亞專科建設當作頭等大事,強調形成專科合力,打好組合拳,才能夯實處理疑難復雜重癥的協作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因此在科室成立不久時,徐向英主任便在學科發展上提出了高瞻遠矚的規劃,在充分發揮人才特點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頭頸腫瘤專業組、胸部腫瘤專業組及腹部腫瘤專業組。自今年3月開始實施亞專科化建設以來,專科化率均接近100%。
?
使命在心,重任在肩,唯有實干不負擔當
徐向英主任常常囑咐:“每一位腫瘤患者都是不幸的,但他們遇見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治療的規范、我們用心的呵護,才能讓每一朵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在徐向英主任的指導下,科室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專注于每一個細節管理,用心服務患者。例如:為降低盆腔腫瘤放療副反應,對每一位盆腔腫瘤(婦科腫瘤、直腸癌及前列腺癌)患者每一次放療前均進行尿量測定,成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治療全程進行膀胱超聲尿量控制,確保患者治療位置精準性及重復性的放療科;為鼻咽癌患者就診、放療中檢查及隨訪提供更多便利性,今年5月起科室新開展鼻咽鏡檢查;為加強腫瘤患者營養,保證放療連續性及療效,科室針對腫瘤患者的營養做了大量干預工作,包括自制宣教視頻、營養監測及隨訪等,甚至親自給營養不良患者喂食;面對疫情反撲,科室各崗位踴躍請戰支援一線。
腫瘤放射治療科各崗位醫務人員的付出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來自全國各地患者的錦旗、感謝信及贊許不斷。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徐向英主任的諄諄教導,更是凝練了每一位員工的努力和汗水。
?

?
學術影響持續增強,學習從不停步
2021年,徐向英主任參編的《中國肺癌放射治療臨床指南(2020版)》正式頒布,同時也是國內首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發布的《放射治療輻射安全與防護要求》標準制定者之一;李政歡物理師參編的科技出版社《醫用直線加速器計量標定實踐操作手冊》正式出版。科室參加學術會議(包括大會講者、主持、討論嘉賓)共68場次,發表論文7篇(其中高水平論文3篇)。
在科室業務量大、年輕同志多、工作經驗相對不足的情況下,科室從未停止學習的腳步。在徐向英主任的指導下,科室堅持每周業務學習,每周大查房,積極組織疑難危重病人科內及院內討論,通過各種途徑為科室人員提供各種學習機會,不斷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不斷提高科室各崗的醫療質量水平的均質性。
?
既要治病救人,更要立德樹人
科室醫務人員穿上白大衣,是治病救人的醫者,脫下白大衣,登上三尺講臺,就是園丁,把知識的種子播向每個學生的心田。
在徐向英主任的不懈努力下,醫院成立了中山醫系統第一個“腫瘤放射治療學教研室”,且成功申報中山大學通識課《腫瘤治療的“三劍客”之放射治療》,承擔了來自省內外進修/輪科的護士長、醫師、技師的臨床帶教工作,徐向英主任還特意為新入職的一批員工召開了別開生面的崗前培訓。
科室堅持“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理念,積極參與教學工作,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有四十余年醫教研工作經歷的徐向英主任帶領下,科室成員在治病救人的同時,注重知識及技能傳授,并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實現人生應有的價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
?
榮譽與責任并行,汗水與使命共存
兩年來,科室始終將使命熔鑄于實際行動,聚焦臨床、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以“工匠精神”深耕業務,加速落實“零起點、高起點”的科室建設,從1人到30人,從0病床到24張編制床位,創造多個“第一”,每一步都交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單,實現了碩果累累的高質量發展。
2021年,科室每季度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檢查中成績優異,患者滿意度調查均滿分,獲得第三季度優質服務科室獎;徐向英主任獲評“羊城好醫生”,連續三年獲中山大學“優秀共產黨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優秀醫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優秀感控督導員”,入選中國僑聯建國70周年世界優秀百位華人華僑專集、廣州僑界紅色足跡優秀人物集、廣州僑聯建黨“百年僑力量”,成為《廣州華聲》雜志專訪人物。
同時,科室對創科功勛及年度優秀員工進行了表彰。
榮譽是成長最好的見證,但榮譽的路上并不鋪滿鮮花。它是責任,更是使命,凝聚了科室共同努力的成果。
昨日的輝煌已沉入歷史的江河,過去的730天,已圓滿畫上句號。腫瘤放射治療科將著眼未來,不忘初心,繼往開來,在徐向英主任的帶領下,緊跟黨及醫院領導班子的戰略步伐,努力成為我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繼續為腫瘤患者保駕護航!
?
?
科室簡介
?
學科理念:“團結協作 規范創新”

?
學科特色
科室創建于2018年3月,由中山大學引進的國內知名放射腫瘤學專家徐向英教授擔任學科創始人及首任科主任。科室由腫瘤放療病區、腫瘤放療中心兩大部門組成,目前病區擁有床位24張,每日放療70人左右。
專科特色為肺部小結節及早期肺癌影像學診斷、腦膠質瘤、鼻咽癌及頭頸部腫瘤、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婦科腫瘤、前列腺癌、直腸癌等的精準放射治療、放化療及免疫綜合治療。
崗位結構多樣,主要由醫師、護師、物理師、技師等崗位組成。
?
人才隊伍
目前學科工作人員共30人,醫師6人(教授1人,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2人及住院醫師2人);護士10人(主管護師4人);物理師3人(中級職稱2人);技師7人;在讀博士后2人;文員1人;輔助人員1人;團隊中博士4人,碩士5人,博士后導師1人。
?

?
放療設備
國際先進的醫科達(Synergy)醫用直線加速器,配備6MV、10MV和15MV能量的X射線及4Mev、6Mev、8Mev、10Mev、12和15Mev的電子線,西門子大孔徑放療專用模擬定位CT機。
為保證劑量精確性,配置了IBA高精度三維水箱、MatriXX二維劑量驗證系統、Edose三維劑量驗證系統。MIM多模態圖像處理工作站、Delta 4 三維矩陣等放療質控儀器和設備。
?

醫科達(Synergy)醫用直線加速器

西門子大孔徑模擬定位CT
?
實現技術
可完成三維適形放療(3DCRT)、調強放療(IMRT)、圖像引導放療(IGRT)、容積調強放療(VMAT)及立體定向放療(SBRT)或體部立體消融放療(SABR)等多種精準放療技術,能夠做到高精度、高劑量、高療效和低損傷。目前,大部分患者放射治療誤差范圍可控制在1mm以內,另外我中山三院腫瘤放射治療科所有盆腔患者(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及直腸癌等)治療全程進行膀胱超聲尿量控制,確保患者治療位置的精準性及重復性,為癌癥患者提供強大的精準放射治療設備支撐和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