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正芳華!我院喜迎建院五十周年!
11月22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肇慶院區舉辦建院五十周年暨肇慶醫院正式開業活動。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恰逢十九屆六中全會勝利召開之際,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迎來建院50周年。在醫院艱苦卓絕、披荊墾荒的創業歷程中,一代代三院人始終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醫辦學,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傳承中山大學紅色基因,秉承“醫德至上,博積精勤”的院訓精神,譜寫出百折不撓、跌宕起伏、激動人心、催人奮進的創業詩章。
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余敏斌,肇慶市政府副市長、肇慶新區黨工委書記唐小兵,中山大學原副校長顏光美,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段宇飛,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委員、副書記、紀委書記詹建湘,廣東省醫院協會會長黃力,肇慶市政府副秘書長李禹山等出席大會,各黨政管理部門、我院黨政班子、兄弟單位、媒體朋友、合作單位、各界友好人士、醫院教職工與離退休老同志代表等也到場參會。
?
從石牌門診部到“一體兩翼三城四院”的現代化智慧醫院
1971年7月,石牌周邊地區被戲稱為“廣州的西伯利亞”,偏僻荒涼,青磚灰瓦的中山醫學院石牌門診部在這里成立,成為廣州天河首個醫療點,承負起了當時整個天河區近40萬人口醫療衛生保健服務的重擔。?
?
?
1984年廣東省首屆傳染病與寄生蟲學會成立時合影(前排右起:何樹初、彭文偉、朱師晦、周慶均、姚集魯)
?
1972年6月,中山醫學院傳染病學科整體遷入石牌門診部。1973年石牌門診部升級為中山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1988年,成立“中山醫科大學第三臨床學院”,醫院逐步走上綜合性醫院發展道路;1995年,獲評衛生部三級甲等醫院,2009年成為部省共建共管醫院,2019年入選廣東省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醫院名單。?
?
?
醫院入選廣東省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醫院名單
?
中山三院這支本著以“為人民服務”為己任的健康衛士,通過艱苦創業,走出了一條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建設發展道路,醫院就醫環境、醫療技術、服務質量日新月異。
?
三城四院最后一塊拼圖正式完成拼接
在五十年院慶之際,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肇慶醫院迎來正式啟用,“一體兩翼,三城四院”發展格局的最后一塊拼圖完成拼接。這對于中山三院和肇慶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必將強力助推粵西地區醫療衛生高地建設走上快車道。
總投資15億元建設的中山三院肇慶醫院,由中山三院垂直縱向延伸管理,規劃床位數1200張,總建筑面積約154000平方米,擁有粵西地區乃至全省最先進的信息系統、中型物流傳輸系統、分布式能源系統、遠程會診系統和醫療設備,首批開設臨床科室24個、平臺科室7個。
?
勇開拓不忘初心,勤耕耘牢記使命
?
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余敏斌致辭?
?
余敏斌副書記歷數了三院取得的成果并表示,一流大學的發展離不開一流的醫學學科,而一流醫學學科的建設更離不開高水平的附屬醫院。中山大學將繼續全力支持附屬醫院的建設與發展,希望醫院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化醫教協同,持續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注重教育內涵發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營造厚基礎、強能力、深鉆研的外引內培良好風氣。二是突出學科特色,深入強化龍頭??平ㄔO,優化學科結構,打造前沿、高端、共享、開放的大科研平臺。三是整合優勢資源,不斷提升服務社會能力,積極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深化平臺間、基地間、醫院間的互惠合作,加快推進新院區建設,著力構建緊密型醫聯體和??漆t療聯盟,為建設健康廣東貢獻新的智慧和力量。?
?
肇慶市政府副市長、肇慶新區黨工委書記唐小兵致辭?
?
唐小兵副市長表示,肇慶醫院試運營一個月來,得到省衛健委、中山大學的大力支持,中山三院更是傾全院之力推動肇慶醫院建設:由中山三院垂直延伸管理,共享中山三院現有60多個??漆t療資源,兒童行為發育中心搬遷肇慶醫院等。依托中山大學及中山三院強大的綜合實力和優質的醫療資源,肇慶醫院必將盛大啟航,以一流的醫療品質服務于粵西地區民眾,成為“粵西地區醫療中心”。肇慶市委、市政府及肇慶新區將全力支持醫院發展,全方位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
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段宇飛致辭?
?
段宇飛主任在會上指出,作為一所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中山三院在全省醫療衛生單位中樹立了模范形象,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為廣東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希望中山三院能以建院50周年為契機,聚焦醫院精細化管理,以科技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為抓手,認真總結發展經驗,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勇于對衛生體制改革進行探索和嘗試,為推行醫學進步、維護群眾健康作出新的貢獻。?
?
院長戎利民致辭?
?
戎利民院長說,五十年前,“中山醫學院石牌門診部” 誕生于廣州“遙遠的東郊”。如今,第四個院區肇慶醫院迎來正式啟動,中山三院已發展為如今家聞戶曉、屢獲殊榮的大型三甲綜合醫院,在職員工約5000人,擁有“一體兩翼、三城四院”的多院區布局,醫教研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十九屆六中全會勝利召開之際,醫院將以更大的智慧、更大的氣魄、更大的手筆推動醫院又好又快地發展,為人類醫學事業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
黨委書記吳京洪主持大會?
?
吳京洪書記表示,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中山三院始終跟隨黨和國家的腳步,牢記黨和人民的囑托,不忘守護群眾健康的使命,不斷努力與奮斗。站在兩個100年的交匯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中山三院將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銳意改革創新,寫好人民滿意、職工幸福、卓越發展的“奮進之筆”,始終牢記“以人為本,生命至上”,更好地履行社會職責,向著“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铺厣黠@的強大的現代化智慧醫院”的建設目標奮勇前進,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為健康中國、健康廣東和學校“雙一流”建設持續貢獻三院人的力量。
?
醫德至上五十載,博積精勤逐新夢
儀式上,我院余步云教授、李源教授、陳規劃榮譽院長、戎利民院長作為見證者和參與者,依次深情講述了從1971-2021醫院全體職工迎難而上、艱苦奮斗、勇挑重擔推動醫院不斷發展的故事,引發與會人員強烈共鳴,感人至深。?
?
?
余步云、李源、陳規劃、戎利民講述醫院發展史——《傳承的力量》?
中山大學藝術學院師生演唱歌曲《不忘初心》?
詩歌朗誦《傳承與奔赴》?
合唱院歌《守護生命》?
我院脊柱外科劉仲宇、廣東新聞廣播高娜主持?
?
五十載三院正芳華
五十載救死扶傷。三院人高舉公益性旗幟,堅持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創建三級甲等醫院,抗擊“非典”,妥善應對“齊二藥”假藥事件,抗震救災,新冠,援疆、援藏、援外、援助基層縣鄉村醫院等。榮獲“廣東省抗擊非典模范單位”“教育部教育系統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等稱號。時至今日,“治肝病到三院”已深入人心,已形成覆蓋完善的肝臟內外學科群,在重型肝炎救治、肝癌早期診斷、肝癌微創治療、成人活體肝移植、兒童劈離式肝移植、器官移植麻醉、肝移植圍手術期影像評估等急難重癥中的診治水平全國領先;腦病學科特色明顯,兒童自閉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脊柱外科微創治療、神經免疫性疾病、吞咽及認知功能康復等在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享有盛譽;其他學科積極探索醫療新技術,在糖尿病防治、強直性脊柱炎精準診療、前列腺癌微創治療、腫瘤消融治療、變態反應性疾病治療等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2020年,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
五十載薪火相傳。作為中山大學直屬附屬醫院、臨床教學基地,三院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產出一系列理論與實踐層面創新性強,可借鑒、可推廣,省內乃至國內領先的教學成果。目前,醫院共有博士生導師150名,碩士生導師347名,臨床醫學碩士點51個,博士點41個;國家住院醫師培訓專業基地25個,國家專科醫師培訓專業基地1個,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重點專業基地4個;醫院擁有包括國家精品課程在內的一批優秀課程和教材,尤其在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模擬醫學教育方面獨具特色,引領省內醫學生及住院醫師臨床技能相關培訓的發展,為社會輸送了大批高素質醫學人才。?
?
?
五十載潛心鉆研。醫院著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基地和優質學術平臺,擁有省部級科研基地15個,廳局級科研基地6個;國家藥物臨床試驗資格認定專業19個;主辦和承辦了5本國家級雜志,均被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近五年,我院獲得各級科研項目約1200項,經費總額超4.5億元,其中獲批國家重點重大項目課題19項,以我院為第一作者單位發表代表性學術論文1200多篇,其中高水平論文200多篇。此外,我院專家團隊牽頭或參與的重大科研項目也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重大榮譽。
五十載開拓自強。醫院堅持“四個面向”引領,瞄準前沿學科發展方向,以干細胞(細胞)治療、大數據人工智能、納米醫學為支撐平臺,以肝病、腦病、免疫性疾病三大學科群為重點布局學科,5G賦能推進醫院整體學科水平不斷提升。肝臟病大平臺在重肝救治一體化、肝癌綜合治療、生物治療等臨床診治新技術體系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腦病學科群面向國家“腦計劃”重大戰略需求,獲批牽頭建設國家神經區域醫療中心。免疫性疾病學科群完成大學科布局,著眼建設全國最好的免疫性疾病治療中心。
云山巍巍,麒麟獻瑞,珠水滔滔,求索不怠。中山三院將繼續立足人民健康需求,圍繞學校“雙一流建設”總體部署,秉持“醫病醫身醫心、救國救人救世”的中山醫醫訓,聚焦打造“醫學人才搖籃”,堅持黨建引領和傳承三院文化,開始新一輪的攀登與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