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夜完成社區核酸檢測,他們今日繼續堅守廣州!
? ? ? ?中山三院昨日派出的103人核酸采樣支援隊迅速完成支援天河區沙河街道2700份核酸樣本采集任務,今天早晨整體轉戰石牌街道9個采樣點,繼續為群眾服務。
? ? ? ?昨晚連夜出發的支援海珠區核酸采集32人戰隊奮戰至今晨3點,完成樣本采集4170份。目前尚有30人繼續支援中山大學、30人支援天河區沙河街道。
? ? ? ?截至目前,中山三院已累計派出醫務人員530人次,完成支援廣州荔灣區、海珠區、天河區、佛山禪城區及中山大學核酸采樣約63840份。
開辟綠色通道,核酸采樣工作有條不紊
天河區石牌街道
? ? ? ?中山三院護士張麗華昨晚剛支援沙河社區,今天一早又趕來石牌社區支援。居民檢測后向她伸出了大拇指。張麗華說:“雖然穿著防護服又熱又悶,但是守護居民的健康是作為醫護人員的職責,來做核酸檢測的居民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不能松懈。”
? ? ? ?肝膽外科護士黃小云與神經外科護士張麗麗搭檔為居民服務,她們說:“昨天沙河社區青年人居多,今天石牌社區則是老人和小朋友比較多。面對他們,我們會更加耐心地加以引導,讓他們放松下來以更好地配合核酸采集。”
? ? ? ?神經內科ICU護士長樊萍面對小朋友,有她的特殊方式,“小朋友,姐姐給你吃個棒棒糖”,隨即將“棒棒糖棍兒”——棉簽放入小朋友的嘴里。
? ? ? ?關節外科譚曉敏、脊柱外科王貝貝一起搭檔開展核酸采集工作:“我們是一個科室的,平時總待在一起工作,現在也一起支援社區核酸采集,我們的配合很默契。”
? ? ? ? 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個人、中山三院感染科護士長李莉莉結束昨晚沙河街道的援助任務,休息一晚,今早又精神抖擻地在石牌街道九個采集點間奔波、調配物資,到達最后一個采集點后,她穿上防護服加入核酸采集隊伍,負責統籌協調現場工作。脫下防護服的她,衣服已經濕透。
? ? ? ?連日來,中山三院醫護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采樣、引導經驗。他們與街道工作人員密切配合,為確保特殊群體安全,醫務人員為年逾80歲的腫瘤患者、剛出生數月的嬰兒以及腦癱、失明的特殊人群開辟了綠色通道,獲居民紛紛點贊。
天河區沙河街道
? ? ? ?5月31日下午,支援佛山、中山大學歸來的急診科護士長吳妙略再次帶隊支援沙河街道,隊員們趕到現場時,正值雷雨交加,但是隊員們緊密配合,火速投入到工作當中。


中山大學南校區
奮戰至凌晨三點,海珠區南石頭街核酸采集圓滿完成
? ? ? ?昨晚連夜出發支援海珠區的核酸采集隊由32人組成,他們奮戰至今晨3點結束戰斗,共采集核酸樣本4170份。
? ? ? ?為提高采樣工作效率,進入南石頭街保利社區的采樣隊員優化工作流程,全員上陣,積極配合,將采樣工作崗位從原來的2個增加到8個,大大縮短了居民的排隊等候時間。
抵達社區后,隊員基于社區實際情況,集中對采樣工作進行分工安排
隊員耐心為社區老年居民進行核酸采樣
? ? ? ?由于核酸采集采用的是五合一混采模式,需要五人一組排隊采樣。但采樣點空間有限,隊伍之間易混亂,需要工作人員耐心引導、維持秩序。因為帶著N95口罩,需要大聲喊,才能讓居民們聽得清,幾個小時下來,維持秩序的隊員嗓子都嘶啞了。
? ? ? ?近日,廣州炎熱、多暴雨,居民連夜在雨中排起長隊,負責身份核對和條碼粘貼的隊員為了讓居民們盡早采集,同時防止身份核對和粘貼條碼發生錯誤,他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時間一長便大汗淋漓,渾身濕透。

與一線隊員共同作戰,大后方全力做好物資保障
? ? ? ?經過連續多日的奮戰,醫院洗手衣用量大,庫存無法滿足一線需求。物資供應科連夜采購,全員加班,手工將“中山三院”的標識印到衣服上,供隊員們使用。


? ? ? ?護理部及醫院后勤保障部門密切關注前線物資狀況,及時補充,確保隊員們做好防護、安全上崗。

社區人員積極配合,社會各界熱心幫助
? ? ? ?30日夜間,核酸采樣隊進入南石頭街保利社區采樣,由于小區道路狹窄,大巴車無法到達采樣點,一位快遞小哥在大雨中主動幫助采樣隊員運送物資。


? ? ? ?31日下午,狂風暴雨中,社區保安撐住傘,為醫護人員遮風擋雨,護士們爭分奪秒,堅持為居民采集核酸。

? ? ? ? 大雨將棚子壓塌,居委會、居民與醫護人員齊心協力搭建新的采集點。


? ? ? ?社區人員為醫護人員們準備了解暑的西瓜,熱心市民送來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