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晝夜兼程,中山三院第二批醫療隊“援漢記”
? ? ? ?武漢下雪了,新冠肺炎患者林先生的心情卻“轉陰為晴”。
? ? ? ?2月15日,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下稱“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經過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下稱“中山三院”)醫護人員幾天的治療后,他已經達到治愈出院標準,近日將正式出院。
? ? ? ?“手頭有很多工作要去做,家里老人也缺人照顧,能夠出院,我很期待也很感謝!” 30歲的林先生說。
? ? ? ?從2月8日接到命令組建團隊,到出發抵達武漢、前往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接管整個重癥病區50張床位,再到有患者達到治愈出院標準,中山三院前后僅用時一周。
? ? ? ?對于“駐扎”在此的中山三院133名隊員而言,這三個晝夜令他們難以忘懷。
醫療隊工作場景。
出發晝夜:臨危受命,飛赴武漢
醫療隊出發當晚。
? ? ? ?2月8日元宵夜,中山三院接到緊急通知,火速組建醫療隊再次馳援武漢。自除夕夜開始,中山三院已經分別派出兩支醫療隊奔赴前線,而中山三院廣州天河院區、嶺南院區,梅州粵東院區都已經成為定點收治醫院。多線作戰,后方已是吃緊,前方又來急令。
? ? ? ?“把‘家底’都掏出來也要上!”中山三院院長戎利民說。工作群志愿者召集令馬上下達,設備科、藥劑科、物資供應科等部門也開始緊急籌措物資。
? ? ? ?不到兩小時,僅需130人的醫療隊,報名人數達到了700人。經過精挑細選,2月9日凌晨1點,中山三院第三批(援助武漢第二批)醫療隊的133人名單最終確定。
? ? ? ?此次醫療隊出征“自帶干糧”,隨行攜帶無創呼吸機5臺、呼吸濕化治療儀1臺、心電監護儀15臺、體外心肺支持系統ECMO1臺、除顫儀1臺、有創呼吸機1臺,還有其他大型小型醫療設備,應上盡上,以保障臨床救治。
? ? ? ?后勤保障部門則事無巨細,從隊員的內衣褲到橡皮筋,現有的馬上拿出來,沒有的就想辦法火速采購,24小時內,三大卡車物資悉數送抵白云機場。
? ? ? ?出征儀式上,戎利民握緊手中的院旗,鄭重交到本批醫療隊隊長、中山三院院長助理楊揚手中:“醫療隊就交給你了,一個不落地帶回來!”
醫療隊隊長、中山三院院長助理楊揚。
交接晝夜:連夜整理,火線迎戰
? ? ? ?2月9日18時30分,搭乘著廣東馳援湖北醫療隊的航班降落武漢。中山三院醫療隊到達酒店簡單吃個盒飯后,便開始搬運三大卡車的物資。
? ? ? ?正月十六的月亮格外明亮,整座城市愈加寂靜。隊員們雖然有些疲憊,但是沒有一人埋怨。大家搬運物資設備,忙碌直至次日凌晨3點。
搬運物資。
? ? ? ?短暫休整三個小時。2月10日早,楊揚召集各線負責人火速趕往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準備工作交接,要在一天之內全面接管整個重癥病區。醫護隊員們在整理物資、吃過午飯后,也立刻到醫院接受培訓、熟悉工作。
? ? ? ?隊長楊揚比所有人更累,因為無論醫療、護理還是后勤,醫療隊從頭到尾都要他來考慮。他也比所有人更緊張,因為他深知隊員們的疲憊和對環境的陌生,要保障每一個人的安全,才能帶領好整支隊伍高效工作。
? ? ? ?交接工作、清點物資、防護培訓……一個下午的培訓過后,隊員們在當地醫院的人員協助下,已經基本能夠開展工作了。大家稍微松了口氣。
? ? ? ?天色再次暗下來,屋外還下起了小雨,刮著風,堆在樓下的晚飯早已冷了。院感要求不可聚集,于是133人在樓下昏暗的燈光里,吹著冷風站著吃了第二頓涼涼的晚餐。沒有人說什么,比起肩上的任務來,這些都不值一提。
? ? ? ?2月10日晚,醫療隊接到命令:今晚開始開區收病人,應收盡收!
? ? ? ?大戰要打響了。醫療隊馬上備戰,當天23時40分,31名醫療隊成員已全副武裝等待患者的到來。護理部主任陳妙霞逐個檢查隊員們的防護,不放過每一個死角。確定防護穩妥后,隊員們相互在防護服上寫下了對方的名字。進入隔離病房前,大家留影,并再一次相互鼓勁。
? ? ? ?23時54分,電話鈴聲響起,患者已在電梯。鈴聲變成了沖鋒號。所有人按照前幾個小時討論好的方案,有條不紊到達各自的崗位。護士帶著首位患者進入到病房,做相關信息和生命體征采集,醫生詢問其病史并做檢查。操作熟練,運行流暢!
? ? ? ?三分鐘后第二位患者,十分鐘后第三位患者……幾個患者下來,隊員們已經輕車熟路,第一組31名醫務工作者通宵奮戰,一切開始按部就班,緊張而有序。而不到兩天的時間內,50張病床就已收滿。
醫治晝夜:一例患者可出院,危重病例有緩解
? ? ? ?“24床的患者連續兩次核酸檢測陰性,肺部CT輕微炎性病灶,已經達到出院標準。擬近期正式出院。”2月15日上午,中山三院接管的重癥區傳來好消息。
醫療隊查看病人情況。
? ? ? ?中山三院嶺南醫院綜合ICU主任、擔任此次救援隊醫療組組長的畢筱剛介紹,該名患者因有咳嗽在社區醫院做過檢查,此前在外院做過一段時間治療。為了更好地治療,收入中山三院負責的病區。經過四天的抗感染治療、吸氧和相關支持療法,再加上原有的基礎,已達到出院標準。
? ? ? ?另一個好消息也傳來。在中山三院病區的危重癥患者中,其中一例經過治療,腎功能正在改善,病情逐步控制。
? ? ? ?“8床這位老人原本有長期腎功能衰竭,此前在外面要進行規律血透。這次感染新冠肺炎,其血透受到影響。入院后連續3天無尿。”畢筱剛說,一旦無尿超過一段時間,會引起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有生命危險。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通過注射白蛋白、利尿劑,進行抗感染、加強營養支持等,老人已順利排尿1400毫升,腎功能有所恢復。同時,醫院也正在研究看能否提供血透條件。
? ? ? ?患者的治愈和好轉,離不開醫護人員的努力救治和精心呵護。醫療隊隊員、中山三院婦產科護長孫珂介紹,此次醫療隊中,護理團隊100人。其中既有經歷過非典一線的領頭人,也有一批具有經驗的“80后”護士,還有年輕的“90后”姑娘,保證體力上和技術能力上能夠圓滿完成任務。
? ? ? ?由于在隔離病房內不能有家屬陪伴,所有患者的生活護理全依靠護士。送餐、收垃圾、打開水、大小便處理、擦身等都由護士們負責。一些重病患者的翻身,需要兩三位護士一起配合。
? ? ? ?8床的危重癥病人,也是護士戴上3層手套進行重點護理。孫珂說,這些對于“90后”的姑娘來說,蠻不容易的。但是她們卻沒有退卻,反而有很多人主動要求排班在一線。
? ? ? ?目前,中山三院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接管的50張病床已經收滿,絕大多數為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沒有死亡或嚴重惡化病例。醫療護理各項工作正常運行,在醫療隊多個晝夜的積極救治下。患者狀態已經開始逐步改觀。
? ? ? ?“醫療護理均已制定相應計劃,如何進一步提高治愈率是接下來整個醫療隊的工作重心。”楊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