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多長時間才算正常?8小時以外,你需要了解的……
“早睡早起身體好”,這句老話我們從小聽到大,但你真的了解睡眠嗎?有多少人的失眠就是因為擔心睡不夠?你是否也曾疑惑過,為什么有人睡4小時就精神抖擻,而有人睡10小時還昏昏沉沉?究竟睡多久才算正常?今天,就讓我們從科學的角度,揭開睡眠時長的奧秘。

?
生物界的“睡眠百態”
在自然界,動物的睡眠時長千差萬別。考拉一天能睡22小時,馬每天卻只需要睡3小時。而健康成人平均每天需要7-9小時睡眠,因此,人類約有三分之一的生命在睡眠中度過。

?
人類的睡眠需求:
每個人真的需要8小時的睡眠嗎?
盡管健康成人每天睡眠時長為7-9小時,但個體差異很大。有人是“長睡眠者”,需要9小時以上才能恢復精力;有人則是“天賦異稟”的“短睡眠者”,每天睡4-6小時就足夠了。現代研究發現:這種差異可能與基因有關,例如攜帶DEC2基因突變的人,每天平均睡6.25個小時就可以得到充分休息;而攜帶另一個短睡基因ADRB1突變的人,每天只需要睡4-6小時。

?
年齡與睡眠:
一場生命的“睡眠演變”
人的一生中,睡眠需求是不斷變化的。新生兒每天需要14-17小時睡眠,隨著年齡增長,睡眠時間逐漸減少。青少年需要8-10小時,而成年人則降至7-9小時。老年人睡眠時間可能進一步減少,但并不意味著睡眠的需求降低,而是生理性睡眠質量下降所致。

?
生物節律:
順應自然的睡眠之道
人體內存在一個精密的生物鐘,它控制著我們的睡眠-覺醒周期、體溫、激素分泌等生理活動。這個生物鐘與地球自轉周期同步,形成了接近24小時的晝夜節律。中醫認為子時(23:00-1:00)和午時(11:00-13:00)是陰陽交替的關鍵時刻, 此時入睡更有利于身體修復和能量恢復。現在醫學研究發現,違背生物節律的睡眠對健康存在不利影響,例如長期熬夜、倒班工作, 會導致生物鐘紊亂,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紊亂等風險。

?
如何判斷自己睡夠了?
由上分析可見,睡眠時長并非衡量睡眠質量的唯一標準。更重要的是你醒來后的狀態。如果你白天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情緒穩定,那就說明你睡夠了。反之,如果你經常感到疲倦、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即使睡夠了8小時,也可能存在影響睡眠質量的潛在健康問題,如發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暫停、睡眠行為異常、精神/情緒異常等,如果存在持續的睡眠質量問題,建議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

?
睡個好覺,從今天開始:
想要擁有高質量的睡眠,你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 即使在周末也盡量保持一致。
2.創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 保持臥室黑暗、安靜、涼爽。
3.睡前避免咖啡因和酒精, 它們會干擾睡眠。
4.建立放松的睡前儀式, 例如閱讀、聽輕音樂或泡個熱水澡。
5.定期鍛煉, 但避免在睡前進行劇烈運動。
6.盡量順應生物節律,在子時和午時安排休息,避免熬夜。
?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睡眠健康,優先之選”,3月21日上午9:30~11:00,讓我們相約中山三院睡眠中心大型義診,共同探討你關心的睡眠話題,一起找到自己的睡眠節奏,擁有屬于自己的高質量的睡眠,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