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病科普 · 舌尖上的腦健康】“鹽”之有理——控鹽與腦健康的平衡藝術

發布人:精神與神經疾病研究中心 發布日期:2025-03-10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從維持生命的基礎生理活動,到創造藝術、探索科學的奇妙思維,大腦都在默默主導著一切。但你知道嗎?我們的日常飲食,可是與我們大腦的健康狀態息息相關的喲~~~
踐行健康中國行動,推動全民腦健康素養提升,中山三院腦病中心自2025年2月起,隆重推出 “舌尖上的腦健康”科普專欄,我們將通過專欄和大家一起探尋舌尖上的“智慧”,侃侃藏在日常飲食里的護腦奧秘~~敬請廣大讀者持續關注!

本期專欄推出第4期——《“鹽”之有理——控鹽與腦健康的平衡藝術》。繼“粗糧護腦”“蔬菜抗衰”“蛋白革命”后,本期將揭開鹽與大腦的隱秘博弈,破解“多一分則危,少一分則殆”的控鹽密碼,教您用科學智慧守護腦血管與認知活力!

?


?

鹽與大腦:一場關于“咸淡”的健康博弈

鹽,是我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調味品,但吃得太咸,不僅會升高血壓,增加中風風險,還會損害認知功能,讓記憶力“滑坡”。

如何在這場“咸淡”博弈中取得勝利呢?

?

鹽對健康的影響

? 高血壓:高鹽飲食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壓是腦卒中的首要危險因素。

? 認知功能下降:高鹽飲食會損害血管內皮功能,影響腦部供血,導致認知功能下降。

?
?
推薦量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約一啤酒瓶蓋)。

?
圖片
?
隱性鹽

除了烹飪時添加的鹽,我們還要警惕“隱性鹽”,它們隱藏在:

? 加工食品:方便面、火腿腸、罐頭等。?

? 調味品:醬油、耗油、豆瓣醬、味精、雞精等。

? 零食:面包、薯片、話梅、餅干等。

?
?
控鹽小妙招

☆ 選擇清蒸、水煮、燉煮等健康的烹飪方式。

☆ 使用控鹽勺:幫助精準控制鹽的用量。尋找替代品:用醋、胡椒、檸檬汁、香料等代替部分鹽,增加風味。

☆ 選擇低鈉鹽:低鈉鹽含有較少的鈉,可以幫助減少鹽的攝入。

☆ 少吃加工食品:盡量選擇新鮮食材,自己烹飪,控制鹽的用量。

?

?

從今天開始,開始“鹽”控生活,為健康加分!

image-20250618175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