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雜志】前線救治危重病患,院區處于戰備狀態,中山三院已無前線后方之別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20-02-17

? ? ? ?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中山三院醫療隊收治的50名患者中,有重癥40人,危重癥4人,精挑細選的救治天團在生命線上與病毒“搶人”。


? ? ? ?在省內,中山三院廣州天河院區將三層樓改造成發熱門診及隔離病區;嶺南院區騰空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人收治院區,院區全員戰備狀態;梅州的粵東院區也是定點收治機構。


? ? ? 自除夕開始,中山三院三次組建醫療隊馳援武漢,已經派出169名醫務人員奔赴前線,是廣東省內派出人數最多的醫院。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首批隊員送行時說:“目前三院已經沒有了前線后方的區別。”中山三院上下靠前作戰,戰疫斗爭處處是一線。



1

武漢篇:救治天團在生命線上“搶人”


短短一周初見成效


? ? ? ?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隔離病房,8床的胡阿姨已經清醒,她已經可以回答查房醫生的提問,病情明顯好轉。


? ? ? ?胡阿姨今年74歲,11日入住隔離病房時已告病危。有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她本就長期做血液透析,此次又不幸染上了新冠肺炎。入院時,她已經淺昏迷,呼吸每分鐘只有28次,高熱達到38.8度,一天的尿量還不足100毫升,腎功能嚴重受損,高鉀。性命危在旦夕。


? ? ? ?中山三院嶺南院區綜合ICU主任畢筱剛帶領醫療隊中的感染科、腎內科、內分泌科、呼吸科等專家,立即組成了13人的強大救治團隊。抽血檢查、心電監護、面罩吸氧、建立靜脈通道、利尿、降血壓、糾正水電解質酸堿紊亂、抗病毒、抗細菌、退熱……連續三個晝夜的精心救治,胡阿姨神志轉清,近三天尿量維持到1500毫升,腎功能有所恢復,體溫逐漸下降,呼吸困難明顯緩解。


? ? ? ?短短一周,醫療隊的工作已經初見成效。已經有1名患者有望近期出院。醫療隊隊長楊揚說,如何提高治愈率是接下來整個醫療隊的工作重心。目前醫療護理均已制定相應計劃,提高治愈率、加快病床周轉、降低死亡率、降低院內感染都是醫療隊的重要目標。



強大天團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立體救治


? ? ? ?中山三院這支133人的醫療隊,整建制接管的是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一個重癥病房。這支24小時集結抵鄂的醫療隊,表現出強大的戰斗力:在抵達后的48小時內,已經完成物資整理、戰前培訓、全部50張病房的收治工作。


? ? ? ?50名患者中,普通患者6人,重癥患者40人,危重患者4人。


? ? ? ?為這50名患者保駕護航的,是中山三院此前精挑細選的救治天團。


? ? ? ?團隊包括30名醫生,來自感染科、呼吸科、ICU、CCU、麻醉科、腎內科、急診科、全科醫學科、外科等17個相關專科。醫院還額外派出了優勢的精神心理科、康復科、臨床營養科的專家,為援助醫院患者提供心理干預、康復鍛煉、營養支持等的全方位服務,幫助新冠肺炎患者減少并發癥。


? ? ? ?100人的護理團隊由廣東省護理學會感染病專委會主任委員、護理部主任陳妙霞掛帥。其中各科室護士長8名,護士多來自重癥、急診、感染等相關專科,有重癥護理經驗的人員占據大多數。



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 ? ? ?“多學科組成的強大團隊可以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救治保障。”隊長楊揚介紹,“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也是團隊能打勝仗的重要保證。重要崗位處處都有黨員帶頭沖在前面。”2月9日出征當天,醫療隊即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支部黨員37名。


? ? ? ?此次團隊出征,除了必要的防護用品外,醫療隊還帶來了數臺無創呼吸機、呼吸濕化治療儀、心電監護儀及體外心肺支持系統、除顫儀、有創呼吸機等大量醫療設備,醫療隊帶來的各種物資裝滿了3輛大卡車。“我們可以隨時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立體的救治。”楊揚說。


? ? ? ?自除夕開始,中山三院三次組建醫療隊馳援武漢,已經派出169名醫務人員奔赴前線,是廣東省內派出人數最多的醫院。第一批23人、第二批13人正在同步執行援助武漢漢口醫院任務。


2

省內篇:多線作戰? 院區亦是前線


將珍貴的保障送到武漢


? ? ? ?然而,為武漢送去救治天團和諸多醫療設備的中山三院,各方面也十分吃緊。


? ? ? ?中山三院是中山大學系統內唯一一家新冠肺炎省級定點收治醫院。廣州的天河、嶺南兩個院區,梅州的粵東院區也都是定點收治機構,多線作戰,人員、物資都是最珍貴的保障。


? ? ?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在為133人醫療隊送行時說:“目前附屬三院已經沒有了前線后方的區別。”


? ? ? ?春節前,戰斗就已經提前在中山三院打響。從1月10日起,醫院已經未雨綢繆,提前多方籌備、部署、落實救治防控相關工作。多次召開院長辦公會議及黨委會議制定三級階梯應對方案,并舉辦全員培訓、籌備隔離病房、整個春節全院職工取消休假、堅守崗位。


? ? ? ?目前,廣州的天河院區2號樓1至3層已經改造為發熱門診及隔離病區,專門用于救治發熱、疑似及確診患者。嶺南院區也已經騰空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人收治院區,床位258張,院區全員戰備狀態。



有一批經歷過重大考驗的專家


? ? ? ?氣氛緊張,但醫院卻并未草木皆兵。節后首日開診,中山三院就已經在出入口設置了體溫測量門,預檢分診、首診負責進一步加強。診療工作有序運轉。


? ? ? ?領導班子的未雨綢繆、防患未然,職工的廣泛動員、全員參與是打勝仗的重要保證。“更重要的是領導重視,這也讓我們全院上下深受鼓舞。”中山三院院長戎利民說。


? ? ? ?“中山三院是傳染病起家的醫院,經過近些年的快速發展,我們有許多國家和省級重點學科,有傳染性疾病、腦病、疑難雜癥診療的豐富經驗,有一大批經歷過各種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考驗的專家,我們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有所擔當引領,這是我們大醫院的使命和責任。”戎利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