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銘教授在廣東省人大積極建言,助力醫療健康與科技創新

發布人: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 發布日期:2025-01-23
image-20250123123602-3

近日,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圓滿閉幕。廣東省人大代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院長、內分泌學科帶頭人陳燕銘教授,積極履行職責,聽民聲、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憂,為廣東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為省人大代表,陳燕銘教授始終心系民生,關注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在會議期間,她圍繞醫療健康和科技創新的主題,提交了兩份高質量的議案建議。其中一份建議是關于加快推進廣州天河區粵港澳醫學中心建設項目的提案。陳教授認為,該項目對于提升天河區的醫療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將助力廣東醫療健康事業的持續發展。另一份議案建議則是關于開展新技術研發的提案,尤其是干細胞治療等前沿醫療技術。陳教授指出,科技創新是推動醫療健康事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將為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治療選擇,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陳燕銘教授的這兩份議案建議,充分彰顯了她對醫療健康領域和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她作為人大代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image-20250123123611-4

作為醫療領域的專家,陳燕銘教授始終將患者的福祉放在首位,建立慢病防控鏈條,在糖尿病肥胖癥的管理中,陳燕銘帶領團隊探索出一條新路——多學科聯合診療,即“3+N”的模式。目前該模式已作為地方行業標準在推廣,即采用營養補充、運動治療和心理干預三種方式,再加上藥物、中醫和手術等N種手段,通過這種個性化、精準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解決病人的實際問題,特別對重度肥胖癥患者尤其有效。其相關經驗被寫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的《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陳燕銘教授將這種診療模式記錄并寫入建議中,希望成功的經驗可以得到推廣,造福更多慢病患者。同時,陳燕銘教授團隊一直致力于免疫干預治療T1DM的基礎與臨床前期研究,在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的支持下,用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病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望未來,陳燕銘教授將帶領團隊繼續發揮專業優勢,為醫療健康事業和科技創新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步步向前、人民美好生活節節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