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嚴防新冠肺炎疫情,中山三院新設特殊崗位,需要“動眼動嘴動筆動腦”
? ? ? ?近日,一條關于“醫院隔離病房、發熱門診空氣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
? ? ? ?2月27日,醫學預印本網站 medRxiv 發表了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華樹成教授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該研究采集該院隔離病房、發熱門診、導診臺等處空氣、物表、門把手等樣本以及密切接觸新冠患者的醫護人員樣本,使用RT-PCR法對樣本中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在疑似? 患者隔離區的護士站的表面,以及重癥監護病房的? ? ? ? ?空氣中,都檢測到了少量新冠病毒。該研究表明對醫院環境衛生的全面監控有利于完善醫院的感染控制,也對加強醫務人員防護提出了新的挑戰。
? ? ? ?3月1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獲悉,作為省級定點收治醫院,該院從疫情早期開始,即設立了“感控督導崗”,給一線操作的醫務人員提供全程的現場督導,及時發現和糾正行為與流程錯誤,防止職業暴露,指導應急處置院感風險事件,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 ? ? ?感控督導員“動眼、動嘴、動筆、動腦”
? ? ? ?“感控督導崗”成員以經過嚴格感控專業培訓的護士為主,中山三院在天河和蘿崗兩院區共組建了40余人的專職隊伍。督導員熟悉新冠肺炎相關規范和指引,以觀察監督為主,對風險行為實行嚴格表格化臺賬式管理。
他們的工作可以用“動眼、動嘴、動筆、動腦”來形容,一般不執行具體診療和護理任務,緊急情況下亦可提供現場協助和救援。
? ? ? ?督導工作包括隔離病區重點部門的督導和其他普通門診、病區的督導。
? ? ? ?隔離病區內督導員主要在緩沖區觀察醫務人員脫卸防護用品(PPE)的動作和步驟,避免觸碰到顏面部、皮膚、自身衣物造成污染;必要時進入污染區,對如病毒標本采樣、吸痰等高風險操作行為,環境消毒與醫療廢物處置是否規范進行監控。
? ? ? ?另外,督導員還需要在清潔區檢查醫護人員穿戴PPE的完好性、感控物資的儲備量、消毒設備的運轉情況,以及通過視頻監控發現和協助應急處置緩沖區與污染區內的突發情況。
? ? ? ?普通門診、病區的督導員在日常院感質控的基礎上,特別注意對預檢分診的情況進行督察,避免發熱或有流行病學史的可疑患者混入普通診室、病區。他們指導醫務人員發現意外情況時的環境消毒、個人處置,避免職業暴露。
廣東援湖北醫療隊設置“感控督導員”
? ? ? ?“感控督導崗”設立以來,已在實踐中成功應急處置患者轉運路徑錯誤事件、污染區內防護失敗等職業暴露風險事件。發現一批共性問題,向各病區、職能部門反饋,組織協調、持續改進,力求“發現一個風險點,解決一個風險點”,至今成功保持醫院醫務人員“零感染”。
? ?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初步的實踐經驗提示,“感控督導員”制度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醫院內擴散,保護患者救治及護理的生力軍,堅定戰疫一線人員的信心,穩定社會公眾的恐慌情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現實意義,值得在新冠肺炎的救治醫療機構中開展更多的探索。
? ? ? ?中山三院院感專家鄧子德主任醫師表示,目前,感控督導員制度正在進行經驗總結,推廣至全省定點醫院、廣東支援湖北醫院隊,各個廣東醫療隊伍都有專門的感控督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