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利民教授牽頭制訂國內首個脊柱內鏡手術規范化命名的中國專家共識

發布人:精神與神經疾病研究中心 發布日期:2024-05-29

由戎利民教授牽頭制訂的《脊柱內鏡手術規范化命名的中國專家共識》(下稱“共識”)在2024年5月正式發布。


共識制定的背景

脊柱內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方式,近年來應用非常廣泛,其優勢在于創傷較小,術中出血量少,感染發生率低,術后恢復快等。近30年來,隨著手術器械的發展與手術技術的革新,脊柱內鏡手術的適應證也在不斷拓寬,疾病譜從單純的椎間盤突出延伸至椎管狹窄、脊柱失穩,從退行性疾病發展至脊柱創傷、感染、畸形及腫瘤等;手術部位也從腰椎延伸至頸椎及胸椎;從單純的髓核切除到各種類型的神經減壓甚至融合手術。盡管脊柱內鏡的應用與研究在蓬勃發展,但目前關于脊柱內鏡各種手術方式的命名仍然缺乏統一性與規范性,不利于學術交流與文獻檢索學習。

因此,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分會脊柱內鏡學部、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脊柱微創學組在組長戎利民教授的帶領下,聯合國內30余位知名脊柱微創專家,經討論總結后形成《脊柱內鏡手術規范化命名的中國專家共識》,目的是為了使該項技術的命名更規范化,有利于互相交流及更好的理解內鏡技術。本共識發表于《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24年第4期,執筆者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陳子豪副主任醫師。

image-20240703104625-1

參與編寫本共識的專家組成員名單


共識的內容

本共識首次提出了脊柱內鏡相關手術的規范化中文命名原則,對于已有的手術或者未來出現的新手術,建議按照內鏡系統、手術入路、手術部位及手術方式四部分的順序組合命名。

image-20240703104733-2

脊柱內鏡手術中文命名原則

本共識還對內鏡系統、手術入路、手術方式、手術命名的簡稱等方面提出了規范化的建議。常見的脊柱內鏡手術命名詳見下圖,使用時可將具體使用的內鏡系統替代“脊柱內鏡”。對于下圖未能羅列的脊柱內鏡手術,實際應用時可根據上述命名原則組合命名。

image-20240703104738-3

常見的脊柱內鏡手術命名

創建統一的脊柱內鏡相關手術命名原則并范化應用,可以更好地對該項技術進行學術研究與會議交流,便于文獻檢索學習,對脊柱內鏡技術未來發展也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