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中山三院援藏醫療隊成功救治1.57公斤重“巴掌”寶寶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20-12-31

? ? ?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12月31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獲悉,該院援藏醫療隊高質量完成了為期八個月的對口幫扶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察雅縣人民醫院任務,載譽歸來。

? ? ? ?察雅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部,地處橫斷山脈,海拔3200米,交通不便,醫療水平有限。在八個月的援藏工作中,中山三院醫療隊填補當地多項醫療空白,成功救治1.57公斤重、只有“巴掌”大小的早產新生兒寶寶,為醫療幫扶、助力察雅人民脫貧攻堅和民生改善貢獻力量。

?

把“車載醫院”開上海拔3000多米高原

? ? ? ?2020年5月,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山三院心血管內科董睿敏副主任醫師、超聲科曾婕副主任醫師、產科韓振艷主治醫師、消化內科黃曉麗主治醫師、兒科楊小媛主治醫師、兒科柯桃主管護師等援藏專家隨即出征飛抵察雅。10月,胃腸外科陳圖鋒副主任醫師加入醫療隊。他們一邊克服高原反應,一邊開展幫扶工作,

? ? ? ?5月8日上午,進入察雅縣的第一周,援藏醫療隊員們克服高原反應,來到海拔3200米以上的煙多鎮商業街上開展義診活動;6月5日開始,醫療隊專家們頂著寒涼,穿越崎嶇山路,直接把“車載醫院”開到蟲草采集點,并在采集點搭設帳篷,建立臨時醫療救助站,開展巡回診療活動。

? ? ? ?專家們送醫下鄉,深入蟲草采挖點、各鄉寺廟和學校、各鄉鎮衛生院完成巡回醫療8次、義診6次,巡回診治患者1397名,真正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切實轉變醫療衛生服務模式,推動察雅縣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讓藏區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健康服務。

?

孕婦路上突然早產 “巴掌”寶寶幸運獲救

? ? ? ?5月22日晚上9點,中山三院兒科楊小媛主治醫師接到察雅縣人民醫院急電:一名產婦在來院途中分娩了體重僅有1.57公斤的新生兒,急需兒科會診!

? ? ? ?出生胎齡及羊水情況不詳、在家中斷臍,了解孕母病史及患兒情況后,楊小媛迅速做出簡易胎齡評估:35周,患兒生命體征尚平穩,測末梢血糖2.6毫摩爾/升,急需改善血糖情況,仍需進一步觀察有無早產兒、小于胎齡及低體重出生兒的相關并發癥,留意如各器官功能發育不成熟、呼吸困難、持續低血糖、感染、喂養困難及顱內出血等風險可能。

? ? ? ?在有限的醫療條件下,楊小媛與柯桃主管護師帶領產科、兒科全體醫護人員,針對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低血糖入手。患兒血糖波動較大,病情反復,給制定診療方案帶來了挑戰,參照中山三院治療方案,應采用臍靜脈或中心靜脈置管的方式持續補充營養以維持血糖穩定。然而在察雅縣,受條件限制,無法行臍靜脈或中心靜脈置管的方式補液,而且部分急需藥物短缺。1.57公斤低出生體重,加上病情需要高糖補液維持血糖,給外周靜脈穿刺的穩定性帶來了重重挑戰。

?

楊小媛(左一)、柯桃(右一)與“巴掌”寶寶

?

?

? ? ? ?為了讓這個脆弱的小生命順利渡過難關,兩位援藏專家主動放棄周末節假日休息時間,每天早出晚歸守在醫院,根據病情指導當地醫護觀察病情,及時調整治療、護理和喂養方案。住院10天后,寶寶體重增長至1.8公斤,生命體征平穩,血糖穩定,順利出院。楊小媛與柯桃一同指導出院后的家庭護理,叮囑家長定期隨訪。

?

填補當地醫療空白

? ? ? ?由于當地交通不便,察雅縣許多慢性疾病患者沒有進行規范治療,影響了生活質量,甚至會危及生命。中山三院心血管內科董睿敏副主任醫師逐步填補藏區慢性病管理的空白,還為察雅縣人民醫院培養了一名心電圖診斷醫師,幫助他通過規范的培訓和考核,并完善規范了心電圖診斷流程和結果報告制度,建立了24小時動態心電圖遠程會診系統。

? ? ? ?中山三院胃腸外科陳圖鋒副主任醫師積極開展外科新術式、新技術、新項目,完成了盆腹腔巨大腫物切除術、小腸切除吻合術等當地首例,通過強化微創技術培訓、規范腹腔鏡手術流程,使當地醫生具備了獨立完成腹腔鏡闌尾切除、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能力。

韓振艷主治醫師為產婦進行重度子癇前期剖宮產術。

?

? ? ? ?藏區孕產婦幾乎沒有做過產前系統檢查,發生孕產期合并癥、并發癥的風險高。中山三院超聲科曾婕副主任醫師為此開展了胎兒三維超聲產前篩查項目,針對產科超聲檢查的薄弱環節,進行系統性理論教學和規范性操作培訓,這項藏區孕婦最急需的超聲檢查項目,對減少藏區人口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義。

?

援藏經歷讓人更知醫者責任重

援藏醫療隊員們在察雅縣人民醫院前合影留念

?

? ? ? ?初入藏區,醫療隊員們經歷了高反的頭痛、心悸和失眠,也經歷了下鄉后重感冒引起的胸悶、氣短和消瘦;在工作中,經歷了搶救病人的困難和壓力,也經歷了文化差異引起的醫患之間的不解。但當收到一句句溫暖的感謝與問候,看到藏區人民一個個真摯而淳樸的笑臉,所有困難和艱辛都變成了滿懷的溫暖。

? ? ? ?“援藏經歷讓所有人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醫者的責任和價值。”隊員們表示,八個月的援藏工作,是所有人生命中經歷的最艱苦的考驗之一,大家都恨不得把一天當成48小時來用,因為深知援藏期短暫和有限,許多工作尚未完全成熟。他們想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己所能為察雅縣醫療建設貢獻更多力量,完善各自所在的專科建設。“我們深切感受到這里百姓對優質高效醫療服務的迫切需求,也很高興能為這里的人民盡一點綿薄之力,讓當地群眾享受到更先進、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援藏醫療隊員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