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腦科學高峰論壇在穗隆重召開

發布人:精神與神經疾病研究中心 發布日期:2023-04-10

4月7-9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腦科學高峰論壇暨廣州市“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學術沙龍在廣州召開,來自國內外的400余位專家學者針對腦科學研究、診療開展激烈研討,現場與會者共計逾2000人。

本屆論壇大會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港澳高校聯盟主辦,粵港澳高校精神與神經疾病聯盟承辦,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中山大學心理學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肇慶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潮州市中心醫院聯合協辦。

image-20230516111643-1

錨定未來,推動腦科學融合發展

4月8日上午,大會正式開幕。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粵港澳高校聯盟理事長、中山大學校長高松院士在開幕式致辭。他表示,自“粵港澳高校聯盟”創盟以來,始終立足灣區實際需求,錨定國家戰略大局,集聚多方資源聯動共享,推動技術改革創新,打造了“粵港澳一小時學術圈”。在此框架下,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發起組建的精神與神經疾病聯盟,聚焦于腦病研究診療及前沿科學技術研發,聯動醫、學、研、企優質資源,深度交融,協同創新,為打造健康灣區、建設健康中國貢獻了新的力量。高松校長指出,中國即將迎來高速發展的腦科學、腦健康時代,而腦科學是典型的前沿交叉領域,希望能合力助推相關領域研究取得更具有原創性、突破性的成果。聯盟也將進一步促進和推動前沿交叉領域的聯動協同三地的交流與合作,將高校聯盟和專業聯盟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人才高地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依托,有力推進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image-20230516111731-2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粵港澳高校聯盟理事長、中山大學校長高松院士在開幕式致辭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郭偉副研究員,廣東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陳礪,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吳世文,廣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孫翔,廣東省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國營,中山大學醫學部副主任、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黨委書記、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物治療中心主任張琪,粵港澳高校精神與神經疾病聯盟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院長戎利民等出席論壇。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黨委書記吳京洪主持開幕式。
image-20230516111807-3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郭偉副研究員致辭

image-20230516111922-4

廣東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陳礪致辭

image-20230516111951-5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吳世文出席會議

image-20230516112019-6

廣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孫翔出席會議

image-20230516112058-7

廣東省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國營致辭

image-20230516112119-8

?中山大學醫學部副主任、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黨委書記、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物治療中心主任張琪出席會議

作為主辦方,大會主席戎利民表示,腦病作為中山三院優勢學科,三院自2022年開始牽頭舉辦“粵港澳大灣區腦科學高峰論壇”,藉此舉措為全國腦科學領域搭建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臺,進一步促進學科合作和產業融合,推進腦科學的規劃發展,同時依托平臺不斷促進國內外專業領域交流,尋求創新合作。

image-20230516112156-9

粵港澳高校精神與神經疾病聯盟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院長戎利民致辭

image-20230516112218-10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黨委書記吳京洪主持開幕式

聚焦“腦科學與類腦研究(腦計劃)”一體兩翼布局,論壇圍繞腦科學基礎研究、腦疾病診療、人工智能等三大領域,主會場腦科學院士論壇上,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楊雄里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蘇國輝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陸林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陳學思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趙國光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王擁軍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等發表主旨演講,胡學強教授、張晉碚教授、黎明濤教授、魯友明教授、鄒小兵教授、竇祖林教授、郭英教授等擔任院士論壇主持并開展熱烈探討。

醫、理、工融合互促結出碩果

由中山三院康復醫學科胡昔權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動健康和人口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老年意識/認知障礙評估預警與多物理因子協同刺激干預關鍵技術及系統研發”與論壇同步啟動。
?
項目整合了醫學、工程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從“機制探索、評估預警、刺激干預、應用驗證”四個方面開展攻關研究,最終將建立認知功能減退性疾病的早期預警體系,開發基于人機智能交互的認知訓練系統,完成電、磁、光、聲、力、高性能織物等干預和改善疾病的無創多物理因子刺激裝置,并形成老年意識/認知障礙的預防及治療方案、指南和干預規范。
?
中山三院2018年成立精神與神經疾病研究中心(簡稱“腦病中心”),2019年即獲批“國家神經區域醫療中心”牽頭建設單位。依托粵港澳高校聯盟豐富的教研資源和中山大學在腦科學領域醫工突出的學科引領優勢,2020年,中山三院倡議由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等三地高校共同組建粵港澳高校精神與神經疾病聯盟,并持續開展學術人才交流合作工作。
?
中山三院作為粵港澳高校精神與神經疾病聯盟發起者,一直積極發揮“腦病中心”和聯盟的平臺向心作用,結合學科優勢,圍繞腦基礎認知、腦疾病診療、人工智能三大腦科學主題,不斷加強加快醫、理、工等學科的融合互促,以自閉癥、抑郁癥、癡呆癥等腦重大疾病診療康復技術革新為突破口,帶動腦疾病相關學科、亞??埔约奥撁?、區域專業領域的快速發展。
?
在專業聯盟的支撐引領下,中山大學、中山三院與聯盟高校開放合作,創新成效顯著。
?
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部“腦科學與類腦研究”2030項目,開展干細胞治療在腦脊髓損傷疾病中的應用,以及焦慮障礙、分裂癥、心境障礙、神經變性疾病等的生物標志物和早期干預模式等重大研究;關注消化系統、腸道菌群等多系統協作在腦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發現影響疾病發生發展的新靶點、新機制;開展臨床與基礎、工科交叉合作,在神經免疫疾病診斷、神經損傷康復技術上,多項創新專利進入臨床轉化;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醫學領域應用,自閉癥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熒惑”已完成診斷準確性試驗,并已啟動臨床轉化工作;慢性鼻竇炎人工智能病理診斷系統1.0已經實現產學研轉化,推動了該病的精準診斷和個體化治療;與智慧醫療接軌,推出云上三院線上小程序,其中圍繞線上心理篩查疏導的方艙之聲、粵心琴在疫情期間發揮重要作用。

專題討論、學術沙龍、公益講座精彩紛呈

結合學科建設與診療研究熱點,本次大會還設置了22個研討專題,包括:脊髓損傷與修復、自閉癥譜系障礙、腦血管病、神經介入、腦小血管病、神經免疫、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癲癇與神經變性病專場、顱底內鏡與微創神經外科、功能神經外科、神經康復與腦調控、吞咽障礙康復、精神分裂癥、雙相障礙、情緒與認知障礙、睡眠、神經疑難疾病與神經病理、基礎轉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診療醫工結合、神經影像專場、神經護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
?
在廣州市科技局的主持下,大會舉辦了廣州市“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科技專項2023年學術沙龍,會議聚集了近年來專項項目主持學者,對項目進展以及最新成果進行匯報展示。此次沙龍的討論,也將作為廣州市腦計劃專項下一步工作部署計劃調整的重要參考與依據。
image-20230516112322-11

會議現場座無虛席

隨著腦疾病發病的增多,促進腦健康問題備受社會與群眾關注。在中山三院腦病中心開設的大學《腦科學與腦疾病》通識課程教學基礎上,本次論壇面向廣大群眾,同步開設“腦科學與腦疾病”線上直播公益科普講座,由中心權威專家團隊,針對腦血管病、自閉癥、多動癥、睡眠障礙、癡呆等熱點健康問題,以及腦機接口技術診療應用進行介紹普及,加快推動社會通識教育水平提升,讓群眾更多關注“腦健康”,認識“腦健康”,促進“腦健康”。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作為委省共建“國家神經區域醫療中心(中南)”牽頭建設單位和“國家精神區域醫療中心(中南)”聯合申報單位,集合灣區腦科學科技力量,將以論壇的舉辦為契機,有效實現腦科學領域全國、全球的開放交流與合作,在開展領域前沿進展分享討論的同時,也更好梳理未來腦疾病診療、腦科學創新探索前進方向,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共推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均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