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學科圓滿舉辦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
根據《中國科協等18部門關于舉辦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的通知》,為大力普及宣傳健康知識, 提升公眾健康素養,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健康中國15項專項行動,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于9月22日在綜合樓18樓糖尿病教育中心舉辦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本次活動主題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接納自己,健康生活”,覆蓋人群為全年齡段糖尿病患者。本次活動由內科胡細玲護長主持。

圖1? 內科胡細玲護長主持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各種慢性并發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尤其是兒童青少年和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自己無法完全掌控糖尿病,需要依賴他人進行疾病管理,可能會出現恐懼、焦慮、抑郁等各種心理問題。糖尿病的治療中,飲食控制是基礎,藥物治療是武器,而心理健康是重要前提。糖尿病患者應忌怒、戒憤、遠憂、以樂為本。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穩定的情緒,對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院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此次科普日活動,邀請糖友及家人們一起聽取專家和糖友的科學建議,勇敢面對,接納自我,健康生活!
我院副院長、內分泌學科帶頭人陳燕銘教授和內分泌科主任蔡夢茵教授為本次活動致辭,她們表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糖尿病雖然不能根治但可以有效防控,只要血糖長期平穩達標,同樣可以開心生活。希望糖友們通過本次科普活動認真學習包括心理調適在內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技巧,與糖尿病和平共處,做一名幸福的糖人。希望醫學界涌現更多的科普工作者,弘揚控糖的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愿我們醫患成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圖2? 陳燕銘副院長致辭

圖3?? 內分泌科蔡夢茵主任致辭
? ? ? ? 通過劉書紅護長的《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課程分享,糖友們了解了心理狀況對糖尿病的影響、哪些因素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心理障礙有哪些表現及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和應對。糖尿病自我管理經驗豐富的兩位1型糖友分享了自己患病后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加強自我學習糖尿病知識、提升戰勝疾病的信念,最后能夠完全掌控糖尿病,線上及線下的糖友聽眾們學會了如何積極應對疾病,面對困難時要及時跟醫護和親人做好有效溝通,通過各種渠道如專家編寫的書籍或網絡查詢指南文獻等努力學習控制血糖的方法。1型糖友們學會了很多實用的自我管理技巧:如何利用食物的營養成分表計算進食需要注射胰島素劑量,在高蛋白質高脂肪飲食情況下如何在餐后進行蛋白質脂肪補針等。?

圖4?? 劉書紅護長授課《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圖5? 糖友1線上分享

圖6? 糖友2線下+線上分享
活動最后,由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1型糖尿病學組副組長、我院內分泌科糖尿病亞專科嚴晉華主任進行總結點評。她表示,糖尿病是一種公認的身心疾病,可引起抑郁和焦慮等負面情緒,而負面情緒又會加重糖尿病,最終導致各種并發癥和經濟負擔加重。因此,糖友們首先要客觀地接受病情,樹立起長期與糖尿病和平共存的信心;治療過程中應積極、科學地治療,不盲目恐懼胰島素;主動掌握糖尿病知識,多參加戶外活動,尋求親友幫助,成就心理健康,共促病情的穩定。

圖7? 嚴晉華主任醫師點評總結
本次科普日活動獲得線上及線下近百名糖友及家屬的一致好評。未來我科將繼續積極舉辦科普患教活動,為廣大患者朋友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