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院腦病中心參與制定《血流導向裝置治療顱內動脈瘤中國指南》正式發布
發布人:精神與神經疾病研究中心
發布日期:2022-09-06
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多項大樣本臨床研究的證實,但是對于一些復雜的顱內動脈瘤,如大型或巨大型動脈瘤、梭形動脈瘤、串聯動脈瘤、血泡樣動脈瘤等,傳統動脈瘤瘤體內填塞的效果并不令人滿意。
不同于以往的動脈瘤瘤體內填塞,血流導向裝置(flow diverter,FD) 是通過改變載瘤動脈內的血流方向以減少或減弱動脈瘤內的血流沖擊,達到動脈瘤瘤體內血液滯留和血栓形成的目的,最終在FD表面和動脈瘤瘤頸處形成新生內皮細胞,實現動脈瘤的完全閉塞和治愈;與此同時,也實現了載瘤動脈的重建,并降低了動脈瘤復發再通的風險。
為更好地規范和指導FD的臨床應用,近期,由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神經介入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神經介入專業委員會組織,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楊新健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張鴻祺教授、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建民教授、河南省人民醫院李天曉教授牽頭,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汪求精教授等5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權威專家參與制定的《血流導向裝置治療顱內動脈瘤中國指南》已在《中華神經外科雜志》公開發表。

相關資訊
2025-06-26
2025-06-19
2025-06-06
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