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醫療幫扶,腦病中心在行動
5月18日下午,我院腦病中心辦公室接到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申請,希望為當地一位腦出血術后并發顱內感染、治療效果不佳的昏迷重癥患者開展遠程多學科會診(MDT)。根據患者病情,辦公室迅速召集神經外科、腦血管外科、神經內科和內科ICU等專科,于5月19日與喀地一院進行“面對面”遠程連線。
多學科專家對患者腦積水引流、抗感染治療、意識障礙以及疾病護理等診治情況進行詳細剖析討論后,最終為患者調整制定了個體化診療方案,并在會診后繼續跟蹤病情變化,保持聯系指導。經過兩周的治療,患者無再發熱,顱內感染明顯好轉,并脫離呼吸機,病情穩步改善。
?
醫療幫扶,腦病學科持續接力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作為國家衛健委委屬委管的大型綜合三甲醫院,長期以來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與南疆喀地一院保持密切幫扶關系,對其醫療、教學、科研、管理等開展全方位的援助指導。踐行大愛無“疆”的同時,醫院多年來持續開展援藏、對口幫扶等醫療援助工作,全力協助推進祖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腦病學科作為中山三院積淀深厚的優勢學科群,在醫療幫扶工作中勇于擔當。借助腦病多學科全方位的力量,形式“剛柔并濟”,推動援助工作由“輸血型”向“造血型”精準幫扶轉變。近年來陸續派遣精神心理科吳小立主任醫師支援喀地一院,派出康復科姜麗主任醫師、解東風主管技師前往西藏林芝市人民醫院,派遣康復科李奎主任技師援助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并先后派出神經內科、脊柱外科、康復科等腦病多個學科專家前往廣東省豐順、大埔、潮州等各地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持續接力,致力于帶動各地腦病醫療技術水平發展。
?
依托專業聯盟建設,持續加強幫扶聯動
為持續擴大幫扶受益范圍,中山三院腦病學科積極探索通過醫療聯合體組建帶動各級醫療機構聯動協作的模式。在短短數年內,腦病學科群牽頭成立了卒中、神經免疫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小血管病、自閉癥、脊柱以及康復等7個專科/專病聯盟,并于2020年獲批代表中山大學牽頭組建“粵港澳高校精神與神經疾病聯盟”,各聯盟覆蓋多達全國33個省級行政區共383家醫療機構,并且輻射面仍在不斷拓寬。依托專業聯盟,腦病學科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牽頭開展聯盟成員間技術幫扶、雙向轉診、資源共建共享、人才聯合培養等,促使幫扶工作朝著形式不斷多樣化、舉措不斷精準化的方向發展,醫療聯動持續加強,醫療資源有效利用率不斷提高。
?
遠程技術加持,帶動基層醫療水平提升
腦病中心利用科技賦能,借助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建立形式更為靈活的幫扶機制。自2020年醫院新建遠程醫療平臺以來,腦病多學科遠程會診已對接廣東、廣西、海南、湖南、湖北、河南、浙江、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多個省份逾40家醫療機構,共開展遠程醫療服務逾150例,通過會診、教育、技術指導等多種方式,將先進技術、理念、方案等送入基層醫療機構和邊遠地區,全面帶動區域腦病診療服務水平提升。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為發揮腦病學科優勢,將力量用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中山三院腦病中心與更多省份、更多醫療機構亦逐步達成幫扶合作意向,幫扶工作將更進一步展開,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
圖1:中山三院-喀地一院腦病遠程多學科會診
圖2:吳小立在喀地一院心理科開展教學查房
圖3:中南腦小血管病聯盟成員單位授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