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血管外科正式單獨設立病區
2019年4月1日,我院血管外科正式單獨設立病區。黨委書記丘國新、副院長崇雨田、醫務部主任吳本權、護理部主任陳妙霞與血管外科全體醫護人員一同為血管外科揭牌。
丘國新書記指出,自1971年建院以來,我院由一個小小門診部發展為一所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靠的是一代代三院人艱苦創業、篳路藍縷、勇于創新。新科室要有新作為,希望血管外科全體人員能夠秉承三院人優良的奮斗拼搏精神,打造一支技術過硬、特色鮮明、服務優質、水平領先的血管外科隊伍,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崇雨田副院長強調,為加快實現“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專科特色明顯的強大的現代化醫院”的建設目標,近年來我院著力發展醫療短板科室,填補專科空白。血管外科自2018年1月成立以來,科室診治范圍已涵蓋血管外科所有領域,2018年全年完成開放和腔內手術480余臺,其中三級以上手術占50%以上。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死亡率、治愈率等多項指標方面均位居省內前列。殷恒諱主任團隊還完成我院首例主動脈覆膜支架原位開窗手術。希望血管外科團隊能夠再接再厲,打造一張響亮的專科名片。
血管外科主任殷恒諱主任感謝醫院領導層面的大力支持,感謝各兄弟科室及職能科室的無私幫助,他表示會充分利用我院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品牌優勢,不斷提升血管外科的服務能力、技術水平和人才梯隊建設水平,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血管外科建設成華南一流、國內知名的專科團隊。
血管外科團隊由6名醫生和9名專業護理人員組成,其中4人具有博士學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導師各1名。科室先期開放床位20張,床位規模居省內同行前列。
血管外科診治范圍包括:頸動脈狹窄和閉塞、頸動脈體瘤、B型主動脈夾層、胸主及腹主動脈瘤、動脈硬化閉塞癥(包括腹主動脈、髂動脈、頸動脈、四肢動脈)、急性動脈栓塞、大動脈炎、腸系膜缺血性疾病(腸系膜上動脈夾層/栓塞/血栓形成,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下肢靜脈曲張、深靜脈血栓形成、大血管損傷、先天性及外傷性動靜脈瘺、外傷性假性動脈瘤、血液透析通路、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腫瘤等。
我院血管外科是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血管外科專委會主委、廣東省臨床醫學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委、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血管外科專委會副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血管外科專委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及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血管外科分會常委等所在單位,還是我院胸痛中心和糖尿病足多學科協作組的核心科室之一。科室承擔中山大學醫學院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普通外科專科醫師培訓等教學培訓工作,團隊成員曾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5項,在國內外權威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余篇。
殷恒諱主任醫師作為我院血管外科學科帶頭人,從事血管外科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20余年,目前擔任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血管外科專委會主任委員、廣東省臨床醫學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醫師學會外科醫師分會血管外科專委會委員等學術職務。
?
?
?
揭牌儀式
?
?
?
我院血管外科團隊